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运煤车连接方式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翻车机系统第9-15页
  1.1.1 翻车机第9-12页
  1.1.2 翻车机系统工作过程第12-14页
  1.1.3 我国翻车机的使用情况第14页
  1.1.4 国外翻车机的使用情况第14-15页
 1.2 翻车机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第15-16页
 1.3 课题的意义第16-17页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检测运煤列车旋转车钩位置的方案第18-32页
 2.1 运煤敞车的简介第18-21页
  2.1.1 车钩第19-20页
  2.1.2 C63A型车厢的技术参数第20-21页
 2.2 检测敞车旋转车钩的途径第21-23页
 2.3 检测制动手轮的可行方案第23-31页
  2.3.1 光电检测第23-25页
  2.3.2 检测制动手轮的原理第25-26页
  2.3.3 红外线光电开关第26-28页
  2.3.4 检测制动手轮的具体方案第28-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自动检测装置的电路设计第32-56页
 3.1 EDA技术第32-36页
  3.1.1 EDA技术的概况第32-33页
  3.1.2 VHDL第33-34页
  3.1.3 MAX+PLUSII第34-35页
  3.1.4 CPLD第35-36页
 3.2 自动检测装置电路原理图第36-37页
 3.3 信号整形电路第37-38页
 3.4 检测单元电路第38-41页
  3.4.1 检测单元电路的设计第38-40页
  3.4.2 检测单元电路仿真波形第40-41页
 3.5 FIFO第41-42页
  3.5.1 FIFO的设计第41-42页
  3.5.2 FIFO的波形仿真第42页
 3.6 控制单元电路第42-45页
  3.6.1 控制单元电路的设计第42-45页
  3.6.2 控制单元电路的仿真波形第45页
 3.7 异步串行通信电路第45-50页
  3.7.1 计算机异步串行通信的帧格式和波特率第46-47页
  3.7.2 异步串行通信电路设计第47-49页
  3.7.3 异步串行通信电路的波形仿真第49-50页
 3.8 RS-485通信第50-53页
  3.8.1 RS-485传输模式第50-52页
  3.8.2 RS-485器件-MAX第52-53页
 3.9 电平转换电路第53-54页
 3.10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4章 自动检测装置的计算机软件设计第56-77页
 4.1 VB6.0简介第56-57页
 4.2 基于VB的串行通信技术第57-66页
  4.2.1 在VB中实现串行通信的方法第57-65页
  4.2.2 串口通信的操作方式第65-66页
 4.3 自动检测电路对应的计算机软件设计第66-76页
  4.3.1 软件的系统功能第66页
  4.3.2 软件实现框图第66-68页
  4.3.3 串行通信的实现第68-69页
  4.3.4 保存检测结果的数据库设计第69-72页
  4.3.5 高精度定时器的设计第72-74页
  4.3.6 检测结果的处理第74-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5章 自动检测装置的实验结果第77-82页
 5.1 检测脉冲信号的仿真第77-78页
 5.2 仿真结果第78-81页
 5.3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作者简介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茶叶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分析及HGAFS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潘岳的思想与文风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