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7页 |
·选题背景与选题来源 | 第7-8页 |
·本文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本文选题的来源 | 第7-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7页 |
·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9-12页 |
·协同学理论 | 第12页 |
·ERP、企业再造工程 | 第12-15页 |
·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 | 第15-17页 |
第2章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17-27页 |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 第17-20页 |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特点和意义 | 第20-21页 |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特点 | 第20-21页 |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研究意义 | 第21页 |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研究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思维武器”--系统论 | 第21-23页 |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理论的“源头”--项目管理 | 第23-27页 |
第3章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功能模块 | 第27-54页 |
·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 | 第27-29页 |
·功能模块的组成 | 第29-33页 |
·多项目计划与决策管理 | 第30页 |
·多项目综合监控管理 | 第30-31页 |
·多项目资源平衡管理 | 第31-32页 |
·多项目物流优化管理 | 第32页 |
·多项目合同与客户管理 | 第32页 |
·多项目绩效考评管理 | 第32-33页 |
·主要模块的关键算法分析 | 第33-54页 |
·资源平衡的算法--基于GA的两层决策模型 | 第33-40页 |
·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方法--层次分析法 | 第40-50页 |
·项目评估的实用方法--基于FS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0-54页 |
第4章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实现方法 | 第54-62页 |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系统的开发原则 | 第54页 |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系统的开发方式 | 第54-56页 |
·实现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技术平台 | 第56-57页 |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的实施步骤 | 第57-62页 |
第5章 制约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62-78页 |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成败的回顾 | 第62-69页 |
·应用成败概况 | 第62-63页 |
·开发阶段失败原因 | 第63-67页 |
·运用阶段失败原因 | 第67-69页 |
·关键因素分析 | 第69-78页 |
·开发阶段的关键因素 | 第70-75页 |
·运行阶段的关键因素 | 第75-78页 |
第6章 多项目异地协同管理理论在某建筑工程集团的应用 | 第78-102页 |
·企业概况 | 第78-79页 |
·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79-101页 |
·系统规划 | 第79-80页 |
·本系统业务功能原型 | 第80-90页 |
·本系统逻辑模型 | 第90-94页 |
·本系统功能设计 | 第94-100页 |
·本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第100-101页 |
·系统的综合评价 | 第101-102页 |
结束语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