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一、 矫正的提出 | 第4-5页 |
(一) 矫正的概念 | 第4页 |
(二) 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及语文教师对矫正认识的偏差 | 第4-5页 |
(三) 布卢姆与布鲁纳对矫正的研究 | 第5页 |
二、 教学矫正的心理学基础 | 第5-7页 |
三、 语文教学矫正的主要目标--规范学生的言语行为 | 第7-9页 |
四、 学生语文问题的种类 | 第9-17页 |
(一) 语文问题的特点 | 第9-11页 |
(二) 学生语文问题分类 | 第11-17页 |
1 、 思想认识问题 | 第11-12页 |
2 、 语文能力问题 | 第12-14页 |
3 、 习惯定势问题 | 第14-15页 |
4 、 迁移性问题 | 第15-17页 |
五、 矫正的主要形式 | 第17-18页 |
六、 语文教师课堂矫正的主要方法 | 第18-25页 |
(一) 抓症结 | 第18-19页 |
(二) 给示范 | 第19-20页 |
(三) 作比较 | 第20-23页 |
(四) 理思路 | 第23-24页 |
(五) 故错教学法与诊断补偿 | 第24-25页 |
七、 教师课堂矫正应注意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一) 矫正的方式:少批评,多鼓励 | 第25-26页 |
(二) 矫正的时间安排:忌延宕,宜及时 | 第26页 |
(三) 矫正的过程方法:忌模糊笼统,应到位 | 第26-27页 |
(四) 教学目标应贯穿于矫正的始终 | 第27-2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