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1章 緒論 | 第16-22页 |
·缘起及回顧 | 第16页 |
·維修技術歷史的演變 | 第16-17页 |
·低速柴油主機主要組件損壞發生分佈 | 第17-18页 |
·增壓器事故 | 第17-18页 |
·氣缸蓋上燃油喷嘴孔處燒損與腐蝕 | 第18页 |
·氣缸蓋冷卻水孔道裂紋 | 第18页 |
·氣缸套的損壞 | 第18页 |
·論文主題 | 第18-19页 |
·選題範圍 | 第19-20页 |
·針對船舶低速柴油主機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重點及成果 | 第20-22页 |
·均差百分比比較法故障診斷 | 第20页 |
·參數綜合模糊度故障診斷 | 第20页 |
·本文成果 | 第20-22页 |
第2章 21世紀船舶低速柴油機展望 | 第22-36页 |
·低速柴油機仍將處於領導地位 | 第22-25页 |
·智能化柴油機 | 第25-27页 |
·超大功率低速機 | 第27页 |
·環保對引擎的影響 | 第27-28页 |
·氣缸注油的改進 | 第28-29页 |
·新活塞結構 | 第29页 |
·船用柴油機工作過程的自動控制監測 | 第29-31页 |
·柴油機工作過程的計算機仿真和優化 | 第30页 |
·自動控制和監测的實現 | 第30-31页 |
·柴油機工況故障診斷 | 第31页 |
·計算機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 第31-34页 |
·瓦鍚蘭組合式活塞環磨耗偵測趋向處理裝置 | 第32页 |
·活塞運行監測及保养性能專家知識可靠性指示器 | 第32页 |
·柴油機工況監測與診斷系統 | 第32页 |
·柴油機計劃保养系統 | 第32-33页 |
·電子證書資料系統 | 第33页 |
·故障防止知識系統 | 第33页 |
·遙控通訊專家系統 | 第33页 |
·即時在線配件服務系統 | 第33页 |
·適情維修管理工具 | 第33-34页 |
·可靠性設計 | 第34-36页 |
·嚴格控制柴油機的機械負荷和熱負荷 | 第34页 |
·簡化結構 | 第34-35页 |
·隔振減振 | 第35-36页 |
第3章 國内外船舶柴油機的維修保養與紀錄現況 | 第36-49页 |
·ISO9000系列標準 | 第36页 |
·ISM Code安全質量管理規則 | 第36页 |
·SMS船舶安全管理系統 | 第36-37页 |
·船舶維修保養體系CWBT | 第37页 |
·船級協會檢查證書及各裝備由製造廠提供操作及保養手冊 | 第37页 |
·定期維修制度—20世紀船舶維修制度 | 第37-38页 |
·現行定期維修制度 | 第37-38页 |
·定期維修制度所面臨的挑戰和取代的可能靠維修制度 | 第38页 |
·輪機管理工程的發展 | 第38页 |
·可靠性機器事故診斷 | 第38-39页 |
·直觀檢測法 | 第38-39页 |
·性能參數分析法 | 第39页 |
·振動噪音分析法 | 第39页 |
·油液分析法 | 第39页 |
·告別定期維修制度 | 第39-40页 |
·定期維修制度所面臨的挑戰 | 第39-40页 |
·以可靠性修理制度代替定期維修制度 | 第40页 |
·可靠性維修理論 | 第40-42页 |
·可靠性基本維修類型 | 第40页 |
·可靠性維修決策 | 第40-41页 |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分析原理 | 第41-42页 |
·系統和設備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方法其分析步驟 | 第42页 |
·可靠性維修間隔期探索 | 第42页 |
·船舶低速柴油主機有關性能報表現況 | 第42-49页 |
·輪機日誌 | 第42-43页 |
·輪機摘要日誌 | 第43-44页 |
·主機運轉资料或主機過扭調查表 | 第44-45页 |
·輪機維修保养報告 | 第45-46页 |
·燃油加油記錄 | 第46页 |
·航海摘要日誌 | 第46-47页 |
·潤滑油定期檢驗分析 | 第47页 |
·機器用冷卻水定期檢驗分析 | 第47-49页 |
第4章 柴油機重要部件負荷強度計算及參數對機器性能分析 | 第49-91页 |
·柴油機重要部件負荷強度計算 | 第49-58页 |
·内燃機零部件的機械負荷與熱負荷 | 第49-51页 |
·機械負荷 | 第49-50页 |
·熱負荷 | 第50-51页 |
·活塞组的機械負荷與熱負荷 | 第51-53页 |
·活塞組工作狀態和設計要求 | 第51-53页 |
·根據活塞的工作狀態作用對活塞設計要求 | 第53页 |
·氣缸套的機械負荷與熱負荷及強度計算 | 第53-58页 |
·氣缸套的機械應力 | 第53-55页 |
·氣缸套的熱應力 | 第55-57页 |
·總負荷應力計算 | 第57页 |
·氣缸套支承凸肩的強度驗算 | 第57-58页 |
·柴油主機性能報表各參数所應對的機器性分析 | 第58-91页 |
·冷卻水系統在船舶柴油機動力裝置於維保及出力方面的影響 | 第58-61页 |
·冷卻水系統的目的 | 第58页 |
·冷卻水水溫對船舶柴油機效率的影響 | 第58-59页 |
·國内、外對冷卻水水溫的有關試驗 | 第59页 |
·冷卻水的溫度與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防止危害的水處理 | 第60-61页 |
·潤滑油品質及溫度在船舶柴油機動力裝置於維保及出力方面的影響 | 第61-65页 |
·柴油機運行中潤滑油的管理 | 第61-62页 |
·大型柴油機氣缸潤滑目的及基本要求 | 第62页 |
·使用管理中潤滑油品質的保證措施 | 第62-64页 |
·潤滑油處理 | 第64-65页 |
·燃油質量在船舶柴油機動力裝置於維保及出力方面的影響 | 第65-69页 |
·燃油引起的主要故障因素及其對策 | 第65-68页 |
·控制燃油質量措施 | 第68-69页 |
·柴油機供氣、燃油噴射與燃燒在船舶裝置於維保及出力方面的影響 | 第69-74页 |
·柴油機供氣 | 第69页 |
·柴油機的燃燒過程對噴油設備的基本要求 | 第69-70页 |
·柴油機燃料燃燒 | 第70-73页 |
·燃料燃燒過程 | 第71-72页 |
·影響燃料燃燒延遲因素 | 第72-73页 |
·不同噴射提前角對燃燒過程的影響 | 第73页 |
·燃油高壓噴射泵及可變噴射時期及燃油品質設定 | 第73-74页 |
·可變噴射時期及噴射霧化質量 | 第74页 |
·排氣溫度在船舶柴油機動力裝置於維保及出力方面的影響 | 第74-75页 |
·影響排氣溫度升高原因 | 第74-75页 |
·實務工作上改善排氣溫度升高方法 | 第75页 |
·壓縮壓力在船舶柴油機動力裝置於維保及出力方面的影響 | 第75-76页 |
·壓縮壓力下降原因 | 第75-76页 |
·實務工作上改善壓縮壓力下降方法 | 第76页 |
·爆發壓力在船舶柴油機動力裝置於維保及出力方面的影響 | 第76-77页 |
·影響爆發壓力下降原因 | 第76页 |
·實務工作上改善爆發壓力下降方法 | 第76-77页 |
·渦輪增壓、掃氣壓力、溫度及空氣冷卻在船舶柴油機動力裝置於維保及出力方面的影響 | 第77-80页 |
·增壓對經濟性及動力性能的影響 | 第77-78页 |
·增壓對機器的性能估算 | 第78-79页 |
·機器增壓技術的優勢 | 第79页 |
·掃氣溫度對機器動力性能的影響 | 第79-80页 |
·空氣冷卻器對機器動力性能的影響 | 第80页 |
·船、機、螺槳配合在船舶柴油主機出力方面的影響 | 第80-91页 |
·主機超負荷 | 第80-82页 |
·船舶主柴油機標(額)定功率 | 第80-81页 |
·機械負荷 | 第81页 |
·熱負荷 | 第81-82页 |
·防止主機超負荷 | 第82页 |
·限制主機超負荷 | 第82-85页 |
·速度特性 | 第82-83页 |
·柴油機的限制特性 | 第83-84页 |
·推進特性 | 第84页 |
·進程比λ_p對機、槳配合的影響 | 第84-85页 |
·在各種航行條件下正確操縱主機 | 第85-91页 |
·船舶阻力變化時轉速的控制 | 第85-86页 |
·加速速率控制 | 第86-88页 |
·船舶倒航主機換向時的速率控制 | 第88-91页 |
第5章 數學參數統計故障分析中的應用 | 第91-119页 |
·統計分析法 | 第91-119页 |
·應用統計參數幅域法(均差百分比)的條件 | 第91-96页 |
·以大量完整的統計资料數據 | 第91页 |
·利用計算機Excel軟件進行運算分析 | 第91-92页 |
·性能參數的修正 | 第92-96页 |
·性能參數修正的必要性 | 第92页 |
·性能參數的修正方法 | 第92-95页 |
·修正後參數值 | 第95-96页 |
·故障分析中應用 | 第96-104页 |
·分析216輪主機 | 第96-100页 |
·分析姐妹船212輪主機 | 第100-104页 |
·216輪重大事故發生日期及機器工作紀錄 | 第104-105页 |
·由幅域法资料及回歸圖綜合分析 | 第105-119页 |
·216輪綜合分析 | 第105页 |
·212輪綜合分析 | 第105-106页 |
·綜合統計比較216與212二輪主機運轉參數 | 第106-119页 |
第6章 性能參數的綜合故障模糊度於故障分析中應用 | 第119-133页 |
·模糊故障診斷的數學概念 | 第119页 |
·模糊診斷分析法的應用 | 第119页 |
·隸屬函數的確定 | 第119-126页 |
·主機排氣溫度(T_(exh)℃)模糊隸屬度方程式 | 第120页 |
·最高爆發壓力(p_(max)bar)模糊隸屬度方程式 | 第120-121页 |
·壓缩壓力_(p_(comp)bar)模糊隸屬度方程式 | 第121-122页 |
·增壓機轉速(N_Tr/min)模糊隸屬度方程式 | 第122页 |
·掃氣壓力(p_(scav)bar)模糊隸屬度方程式 | 第122-123页 |
·掃氣溫度(t_(scav)℃)模糊隸屬度方程式 | 第123-124页 |
·冷卻淡水出口溫度(t_(fw)℃)模糊隸屬函数值方程式 | 第124页 |
·活塞冷卻潤滑油出溫度(t_(LO)℃)模糊隸屬度方程式 | 第124-125页 |
·機器出力-轉速(kW-r/min)負荷特性模糊隸屬函數方程式 | 第125-126页 |
·各參数模糊隸屬度在綜合故障模糊隸屬度中所佔權重 | 第126-127页 |
·各參數模糊隸屬度權重分配後得到的綜合故障模糊隸属度及回歸分析圖 | 第127-131页 |
·各氣缸故障綜合模糊隸屬度與事故發生對照 | 第131-133页 |
第7章 兩種故障診斷方法的運用與分析 | 第133-145页 |
·二種分析顯示出主機運轉方面問题 | 第133-135页 |
·主機出力嚴重不足與轉速匹配過扭 | 第133-134页 |
·增壓器轉速與掃氣壓力不足 | 第134页 |
·冷卻水溫控系統穩定不足,溫差變化大 | 第134页 |
·機艙空氣供應量不足 | 第134-135页 |
·營運業務需求對主機造成的問题 | 第135-136页 |
·航程短,進出灣靠港口多 | 第135页 |
·燃油添加 | 第135页 |
·出港加車時間不足 | 第135-136页 |
·改進措施與建議 | 第136-143页 |
·輪機員技術水平 | 第136页 |
·燃油質量 | 第136-138页 |
·蓄壓器式超高壓燃油噴射 | 第137页 |
·適合於更趨劣質燃料油 | 第137页 |
·排氣閥定時隨出力的改變(VET) | 第137-138页 |
·配合劣質重燃油的起動控制 | 第138页 |
·保養維修技術電腦化應用與管理 | 第138-139页 |
·信息技術將在輪機技術中進一步發揮巨大作用 | 第139页 |
·船、機、螺旋槳匹配寬裕度改進 | 第139-143页 |
·船、機、螺旋槳匹配寬裕度偏低 | 第139-140页 |
·ITTC及現有海運企業资料整合統計 | 第140-142页 |
·新船建造設計上的建議 | 第142-143页 |
·機艙空氣供應系統必須再予以加大 | 第143页 |
·技術上採取方法建議 | 第143-145页 |
第8章 結論及建議 | 第145-147页 |
創新點摘要 | 第147-148页 |
攻讀學位期間公開發表的論文 | 第148-149页 |
致謝 | 第149-150页 |
個人资料簡介 | 第150-151页 |
參考文獻 | 第151-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