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第2章 MPEG-Ⅱ特性及其加密方案 | 第10-22页 |
| ·MPEG-Ⅱ视频数据流格式 | 第10-12页 |
| ·使用公开算法加密MPEG码流的意义 | 第12-13页 |
| ·MPEG常用加密方式概要 | 第13-20页 |
| ·天真算法(naive algorithm) | 第13-14页 |
| ·VEA(video encryption algorithm) | 第14-15页 |
| ·加扰方式 | 第15-16页 |
| ·选择性加密方式 | 第16-20页 |
| ·SECMPEG | 第20页 |
| ·性能需求分析及加密方式选择 | 第20-22页 |
| 第3章 密码体制及其密钥管理 | 第22-40页 |
| ·密码体制 | 第22-26页 |
| ·单密钥密码体制 | 第22页 |
| ·双密钥密码体制 | 第22-24页 |
| ·数字签名 | 第24-25页 |
| ·密钥管理 | 第25-26页 |
| ·DES算法 | 第26-31页 |
| ·DES的加密和解密变换原理 | 第26-28页 |
| ·DES的实现与评价 | 第28-29页 |
| ·DES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 | 第29-31页 |
| ·DES的密钥管理 | 第31页 |
| ·RSA体制 | 第31-38页 |
| ·RSA算法原理 | 第32-34页 |
| ·RSA的实现和评价 | 第34-36页 |
| ·RSA体制的密钥管理 | 第36页 |
| ·RSA在数字签名中的应用 | 第36-38页 |
| ·混合方式 | 第38-40页 |
| ·对称算法密码体制和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比较 | 第38页 |
| ·采用混合方式的通信 | 第38-39页 |
| ·混合方式的优点 | 第39-40页 |
| 第4章 MPEG-Ⅱ视频流的密钥管理系统设计 | 第40-52页 |
| ·系统结构 | 第42-43页 |
| ·系统构成 | 第42页 |
| ·与X.509结构的关系 | 第42-43页 |
| ·MPEG-Ⅱ加密体系实体的性质 | 第43-47页 |
| ·用户和用户代理 | 第43-44页 |
| ·公证机构CA | 第44-46页 |
| ·通过安全系统边界的相互操作 | 第46页 |
| ·废除证件 | 第46-47页 |
| ·MPEG-Ⅱ加密体系实体的证件 | 第47-52页 |
| ·证件定义和用法 | 第47-49页 |
| ·有效性验证过程 | 第49-50页 |
| ·与X.509证件规则的关系 | 第50-52页 |
| 第5章 会议电视中MPEG-Ⅱ视频流加密体系的实现 | 第52-68页 |
| ·系统初始化阶段的认证流程 | 第52-53页 |
| ·设计目标及实现分析 | 第52页 |
| ·NetCaster对象与客户端相互认证过程 | 第52-53页 |
| ·密钥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53-68页 |
| ·多方电视会议中会话密钥的分发及同步更新 | 第54-55页 |
| ·消息的封装机制 | 第55-59页 |
| ·密钥管理实用程序 | 第59-68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8-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