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研究加强和改进内蒙古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 第11-17页 |
(一)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的要求 | 第11-13页 |
1 、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 | 第12页 |
2 、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 | 第13-14页 |
1 、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 第13页 |
2 、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体现 | 第13-14页 |
(三) 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1 、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还不够新 | 第14-15页 |
2 、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还不够多 | 第15页 |
3 、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还不够理想 | 第15-16页 |
(四)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建设内蒙古、发展内蒙古具有特殊意义 | 第16-17页 |
二、 内蒙古地区工科院校研究生思想现状分析 | 第17-32页 |
(一) 内蒙古工科院校研究生思想状况的主流 | 第17-23页 |
1 、 拥护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怀信心 | 第17-20页 |
2 、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态度积极乐观 | 第20-21页 |
3 、 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强,成才报国的志向高 | 第21-22页 |
4 、 重社会公德,重科研道德,有敬业精神 | 第22页 |
5 、 群体主流积极进取,综合素质发展良好 | 第22-23页 |
(二) 研究生的价值观念剖析 | 第23-29页 |
1 、 价值取向多元化 | 第23-26页 |
2 、 价值选择现实化 | 第26-29页 |
(三) 研究生的道德观念剖析 | 第29-32页 |
1 、 义利观问题 | 第29页 |
2 、 择偶标准 | 第29-31页 |
3 、 研究生道德观念呈多样性,复杂性特点 | 第31-32页 |
三、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32-37页 |
(一) 当今世界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 第32-33页 |
(二) 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 第33-34页 |
(三) 经济全球化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 第34-35页 |
(四) 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潮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 第35-37页 |
四、 在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内蒙古工科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37-48页 |
(一)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要创新 | 第37-38页 |
1 、 灌输教育向辩析式教育的转变 | 第38页 |
2 、 模本型教育向个性化教育的转变 | 第38页 |
3 、 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转变 | 第38页 |
(二)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创新 | 第38-43页 |
1 、 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第39页 |
2 、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39-40页 |
3 、 加强研究生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 | 第40页 |
4 、 加强研究生党性教育和党建工作 | 第40页 |
5 、 加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 第40-41页 |
6 、 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立志成才、建设内蒙古、振兴内蒙古紧密联系起来 | 第41-42页 |
7 、 把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 | 第42-43页 |
8 、 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第43页 |
(三)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创新 | 第43-44页 |
1 、 说教法与体验法相结合 | 第44页 |
2 、 研究法与人格法相结合 | 第44页 |
3 、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44页 |
(四)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制要创新 | 第44-46页 |
1 、 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校长负责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 | 第44-45页 |
2 、 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第45页 |
3 、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 | 第45页 |
4 、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 第45-46页 |
5 、 充分发挥研究生团组织和研究生会的作用 | 第46页 |
(五)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要创新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