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前言 | 第8-22页 |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苯酚生产工艺技术进展 | 第9-20页 |
| ·多步法 | 第9-12页 |
| ·磺化法 | 第9页 |
| ·环己酮-环己醇法 | 第9-10页 |
| ·甲苯-苯甲酸法 | 第10-11页 |
| ·异丙苯法 | 第11-12页 |
| ·苯一步直接氧化制苯酚 | 第12-20页 |
| ·N_2O作氧化剂的苯气相氧化反应 | 第12-15页 |
| ·用分子氧使苯直接氧化羟基化 | 第15-18页 |
| ·H_2O_2作氧化剂 | 第18-20页 |
| ·研究展望 | 第20-21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2-27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2页 |
| ·试剂 | 第22页 |
| ·仪器 | 第22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24页 |
| ·催化剂各组分含量分析 | 第23-24页 |
| ·苯催化羟基化反应 | 第24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4-27页 |
| ·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 | 第24页 |
|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第24-25页 |
| ·X射线电子能谱(XPS)表征 | 第25-27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7-51页 |
| ·Ni为主及其它三种组分共存催化剂对苯催化氧化的影响 | 第27-31页 |
| ·Ni含量的不同及不同还原情况对苯酚的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催化剂量的不同的影响 | 第28-29页 |
| ·苯用量不同的影响 | 第29页 |
| ·氨水量的不同的影响 | 第29-30页 |
| ·H_2O_2的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氨水浓度不同的影响 | 第31页 |
| ·Ce、Ca、Pt的添加对Ni催化剂的影响 | 第31-33页 |
| ·催化剂对苯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 | 第31-33页 |
| ·不同载体载Ni催化剂对苯催化氧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4-43页 |
| ·XRD分析 | 第34-36页 |
| ·TPR分析 | 第36-41页 |
| ·γ-Al_2O_3为载体新鲜催化剂的TPR分析 | 第36-38页 |
| ·不同载体载Ni催化剂的TPR分析 | 第38-40页 |
| ·10号、11号样品和3号样品经不同条件处理后TPR分析 | 第40-41页 |
| ·XPS分析 | 第41-43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3-49页 |
| ·催化剂的优选 | 第43-44页 |
| ·因素与水平的选择 | 第44-45页 |
| ·正交设计实验及实验结果 | 第45-49页 |
| ·机理初探 | 第49-51页 |
| 4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已录用论文索引 | 第55-56页 |
| 声明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