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的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
1 绪论 | 第1-26页 |
·COM+的概念 | 第7-19页 |
·COM+定义 | 第7页 |
·COM+基本结构 | 第7-11页 |
·Windows DNA策略 | 第7-9页 |
·COM+基本结构 | 第9-10页 |
·COM+对象环境 | 第10-11页 |
·COM+系统服务介绍 | 第11-19页 |
·COM+队列组件 | 第12-14页 |
·COM+事件模型 | 第14-15页 |
·负载平衡 | 第15-17页 |
·内存数据库(IMDB) | 第17-18页 |
·对其他服务的增强 | 第18-19页 |
·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第19-24页 |
·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 第19-21页 |
·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结构 | 第21-23页 |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标准和产品 | 第23-24页 |
·用DELPHI开发COM+应用系统 | 第24-26页 |
2 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要设计 | 第26-43页 |
·系统概述 | 第26-28页 |
·系统概述 | 第26-28页 |
·我在项目开发中的任务分工 | 第28页 |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28-29页 |
·工作流模型的选择 | 第29-31页 |
·系统实现方案 | 第31-32页 |
·系统模型 | 第32-43页 |
·总体模型 | 第32-34页 |
·业务流程建模模型 | 第34-39页 |
·总体模型 | 第34页 |
·业务定义、修改和删除 | 第34-35页 |
·工作数据表定义 | 第35-36页 |
·模型的建立、修改与删除 | 第36-38页 |
·附件定义 | 第38页 |
·资源模型 | 第38页 |
·其它功能 | 第38-39页 |
·组织机构建模模型 | 第39-41页 |
·部门的定义、分配和变更 | 第40页 |
·角色的定义、分配和变更 | 第40页 |
·人员的定义、分配和变更 | 第40页 |
·自动导入Windows域用户成员 | 第40页 |
·定义人员的代理关系 | 第40页 |
·其它功能 | 第40-41页 |
·其它软件模块的功能 | 第41-43页 |
·工作流运行服务 | 第41页 |
·客户端 | 第41页 |
·出入口建模 | 第41页 |
·调度服务器 | 第41-42页 |
·信使程序 | 第42-43页 |
3 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 | 第43-50页 |
·业务流程建模 | 第43-45页 |
·序列图 | 第43-45页 |
·业务定义、修改和删除 | 第43页 |
·工作数据表定义 | 第43-44页 |
·附件定义 | 第44-45页 |
·工作流运行服务 | 第45-49页 |
·业务规则对象 | 第45-48页 |
·数据访问对象 | 第48页 |
·控制协调对象 | 第48-49页 |
·业务规则包和数据访问包组件图 | 第49-50页 |
4 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50-58页 |
·数据库字段编码规范 | 第51-53页 |
·使用统一代码的原则 | 第51页 |
·自用信息代码设计 | 第51-52页 |
·编码规范实例 | 第52-53页 |
·创建数据库对象 | 第53-55页 |
·数据库表结构 | 第53-55页 |
·数据安全 | 第55-58页 |
·工作流管理系统内部控制机制设计 | 第56-58页 |
5 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编码 | 第58-66页 |
·编码标准 | 第58-65页 |
·形式参数 | 第58-59页 |
·变量 | 第59-60页 |
·类型 | 第60-62页 |
·结构异常处理 | 第62页 |
·类类型 | 第62-64页 |
·文件 | 第64页 |
·数据模板 | 第64-65页 |
·包 | 第65页 |
·第三方控件和自开发控件 | 第65-66页 |
6 结论 | 第66-83页 |
·完善的事务处理功能 | 第66-69页 |
·事务处理的原理 | 第66页 |
·两层体系和三层体系的区别 | 第66-69页 |
·两层体系 | 第66-67页 |
·三层体系 | 第67-69页 |
·自动容错和平衡服务器负载 | 第69-71页 |
·可视化用户自定义表单和界面 | 第71-73页 |
·独特的插件扩展机制 | 第73-75页 |
·多层的安全权限机制 | 第75-78页 |
·原理 | 第75-76页 |
·用户登录措施 | 第76-77页 |
·数据传送 | 第77-78页 |
·权限控制 | 第78页 |
·项目开发中的一些小技巧 | 第78-82页 |
·辅助程序 | 第78页 |
·用原生的recordset对象 | 第78页 |
·子窗体对象 | 第78-81页 |
·用xml进行数据交换和参数传递 | 第81页 |
·vss的使用技巧 | 第81-82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82页 |
·未来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