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1 产业建筑遗存的相关概念及其现状 | 第7-12页 |
1.1 产业建筑遗存的概念界定 | 第7页 |
1.2 产业建筑遗存的分类 | 第7-9页 |
1.2.1 按时间分类: | 第7-8页 |
1.2.2 按空间分类: | 第8-9页 |
1.3 我国产业建筑遗存的历史及现存状况 | 第9-12页 |
1.3.1 产业建筑遗存的往昔辉煌 | 第9页 |
1.3.2 产业建筑遗存的尴尬现状 | 第9-11页 |
1.3.3 研究产业建筑遗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2 改造性再利用策略的产生和发展 | 第12-19页 |
2.1 国外关于改造性再利用研究的经验积累与发展趋势 | 第12-18页 |
2.1.1 《巴拉宪章》与“改造性再利用”的提出 | 第12-13页 |
2.1.2 劳伦斯·哈普林与建筑的“再循环”理论 | 第13页 |
2.1.3 国外产业建筑遗存改造性再利用的实践 | 第13-15页 |
2.1.4 国外产业建筑遗存改造性再利用的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2.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 第18-19页 |
2.2.1 我国对待产业建筑遗存的传统方法 | 第18页 |
2.2.2 我国目前产业建筑遗存的改造性再利用的探索现状 | 第18-19页 |
2.3 小结 | 第19页 |
3 遗存的改造价值分析 | 第19-31页 |
3.1 产业建筑遗存改造价值的特征及价值的判断标准 | 第19-21页 |
3.1.1 产业建筑遗存价值的层次特征 | 第20页 |
3.1.2 产业建筑遗存价值的范畴特征 | 第20-21页 |
3.1.3 产业建筑遗存价值的判断标准 | 第21页 |
3.2 产业建筑遗存的价值的具体分析 | 第21-30页 |
3.2.1 产业建筑遗存的历史文化价值 | 第21-29页 |
3.2.2 产业建筑遗存的经济价值 | 第29-30页 |
3.2.3 产业建筑遗存的其它价值 | 第30页 |
3.3 小结 | 第30-31页 |
4 产业建筑遗存的改造再利用的方法 | 第31-94页 |
4.1 产业建筑遗存的改造性再利用的具体手法及实例分析——从微观层面研究改造性再利用的方法 | 第31-71页 |
4.1.1 空间形态的再设计 | 第31-53页 |
4.1.2 立面形式的再设计 | 第53-64页 |
4.1.3 设备的更新和配置 | 第64-66页 |
4.1.4 环境景观的再设计 | 第66-71页 |
4.2 产业建筑遗存的改造性再利用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从宏观层面研究改造性再利用的方法 | 第71-94页 |
4.2.1 产业建筑遗存在城市中的区位现状 | 第72-73页 |
4.2.2 城市设计中产业建筑遗存的改造性再利用的原则 | 第73-76页 |
4.2.3 城市设计中产业建筑遗存的改造性再利用的具体策略 | 第76-92页 |
4.2.4 小结 | 第92-94页 |
5 产业建筑遗存改造性再利用的整体观念——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辩证统一 | 第94-99页 |
5.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第94-95页 |
5.2 对城市文脉的延续 | 第95-96页 |
5.3 体现人文关怀 | 第96-99页 |
结语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后记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