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承载桩基础计算分析应用软件研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引言 | 第5-6页 |
1.2 主要计算方法 | 第6-11页 |
1.3 研制背景 | 第11-1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数学模型 | 第14-31页 |
2.1 p-y曲线模型 | 第14-17页 |
2.2 NL模型 | 第17-18页 |
2.3 差分法的近似解法 | 第18-22页 |
2.4 三维桩基分析 | 第22-29页 |
2.5 格利塞法的逐次渐近解法 | 第29-30页 |
2.6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结构对象分析与设计 | 第31-54页 |
3.1 面向对象与C++ | 第31-36页 |
3.2 基本结构对象设计 | 第36-45页 |
3.3 桩基础计算类设计 | 第45-53页 |
3.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软件设计中的考虑 | 第54-65页 |
4.1 界面设计 | 第54-58页 |
4.2 群桩系数的考虑 | 第58-59页 |
4.3 数据检查机制 | 第59页 |
4.4 收敛标准的确定 | 第59-60页 |
4.5 联机帮助机制 | 第60-61页 |
4.6 配筋计算 | 第61-62页 |
4.7 程序输出的考虑 | 第62-64页 |
4.8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测试分析 | 第65-73页 |
5.1 测试题目 | 第65-67页 |
5.2 测试内容 | 第67页 |
5.3 测试方法 | 第67-68页 |
5.4 测试结论 | 第68-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6.2 进一步工作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