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1.1 信息整合面临的问题 | 第6-7页 |
1.2 以前的解决方案 | 第7-8页 |
1.3 基于CIM的新解决方案 | 第8-10页 |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公共信息模型CIM | 第11-27页 |
2.1 概述 | 第11页 |
2.2 EMSAPI参考模型 | 第11-14页 |
2.2.1 控制中心环境 | 第11页 |
2.2.2 应用程序环境 | 第11-12页 |
2.2.3 应用程序 | 第12-13页 |
2.2.4 组件 | 第13页 |
2.2.5 旧应用程序和包 | 第13页 |
2.2.6 组件模型 | 第13页 |
2.2.7 组件容器 | 第13-14页 |
2.2.8 组件适配器 | 第14页 |
2.2.9 组件运行系统 | 第14页 |
2.2.10 中间件 | 第14页 |
2.2.11 通讯模型 | 第14页 |
2.3 参考模型实例 | 第14-15页 |
2.4 EMSAPI标准体系 | 第15-17页 |
2.4.1 CIM(IEC 61970第3xx部分) | 第15-16页 |
2.4.2 CIS(IEC 61970第4xx部分) | 第16-17页 |
2.4.3 CIS技术映射(IEC 61970第5xx部分) | 第17页 |
2.5 CIM规范综述 | 第17-19页 |
2.6 CIM类之间的关系 | 第19-21页 |
2.7 CIM模型概念和例子 | 第21-25页 |
2.8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和资源描述框架RDF | 第27-41页 |
3.1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 第27-31页 |
3.1.1 XML文档和语法 | 第27-29页 |
3.1.2 XML文档类型模式(XML Schema) | 第29-31页 |
3.2 资源描述框架RDF | 第31-35页 |
3.2.1 RDF模型和语法 | 第31-33页 |
3.2.2 RDF模式 | 第33-35页 |
3.3 文本对象模型DOM(Document Object Model) | 第35-41页 |
第四章 CIM/XML语言 | 第41-52页 |
4.1 公共信息模型资源描述框架模式(CIM RDF Schema) | 第41-43页 |
4.2 CIM/XML格式规范和惯例 | 第43-48页 |
4.2.1 简单RDF语法 | 第44-47页 |
4.2.2 CIM/XML格式导则 | 第47-48页 |
4.3 CIM扩展 | 第48-49页 |
4.4 CIM拆分模型 | 第49-50页 |
4.5 CIM差别模型 | 第50-52页 |
第五章 CIM/XML的数据库和软件平台设计 | 第52-80页 |
5.1 基于CIM的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 第52-65页 |
5.1.1 数据库的设计惯例 | 第53-54页 |
5.1.2 关系模型 | 第54-60页 |
5.1.3 杭州市乔司变电站数据库模型 | 第60-65页 |
5.2 基于CIM/XML软件平台设计 | 第65-80页 |
5.2.1 软件平台的总体框架 | 第65-66页 |
5.2.2 UML到C++的转换 | 第66-69页 |
5.2.3 CIM/XML文件的校验 | 第69页 |
5.2.4 CIM/XML文件的解析 | 第69-70页 |
5.2.5 CIM对象的生成 | 第70-72页 |
5.2.6 CIM对象关联关系的建立 | 第72-74页 |
5.2.7 CIM的拓扑分析 | 第74-75页 |
5.2.8 基于SOAP协议的CIM/XML文档传输 | 第75-80页 |
第六章 展望 | 第80-84页 |
6.1 电力系统网络图形交换模型 | 第80-82页 |
6.2 CIM与IEC61850的协调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