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2页 |
| ·引言 | 第9页 |
| ·红曲霉的特征 | 第9-13页 |
| ·红曲霉产生的Monacolins次级代谢产物 | 第13-23页 |
| ·Monacolins物质的发现 | 第13-16页 |
| ·Monacolin K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第16-17页 |
| ·Monacolin K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 | 第17-19页 |
| ·Monacolins的生物合成机理 | 第19-22页 |
| ·Monacolin K的生产工艺 | 第22页 |
| ·我国Monacolins物质的研究状况 | 第22-23页 |
| ·红曲霉产生的其他生理活性代谢产物 | 第23-27页 |
| ·红曲霉发酵产品的应用开发状况 | 第27-28页 |
| ·近年来红曲霉研究领域出现的若干焦点问题 | 第28-30页 |
| ·红曲研究与应用的展望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Monacolin K的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2-40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 ·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33-36页 |
| ·待测样品的预处理 | 第36-38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Monacolin K深层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 | 第40-53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 ·菌种的选择 | 第41-42页 |
| ·种子培养基的选择 | 第42-43页 |
| ·接种菌龄 | 第43-44页 |
| ·接种量 | 第44-45页 |
| ·碳源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氮源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46-47页 |
| ·C/N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培养时间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48-49页 |
| ·通气量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培养基初始pH值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培养温度对Monacolin K生成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最佳培养条件下的Monacolin K产量 | 第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Monacolin K深层发酵工艺的进一步研究 | 第53-71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70页 |
| ·复合碳源的选择 | 第54-57页 |
| ·补加甘油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57-60页 |
|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60-64页 |
| ·前体物质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64-68页 |
| ·消沫剂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68-69页 |
| ·特殊物质对Monacolin K生产的影响 | 第69-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菌体生长和Monacolin K、红曲色素代谢关系的初步研究 | 第71-81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1-7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3-80页 |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73-74页 |
| ·酪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74页 |
| ·GM088菌株的菌体生长与Monacolin K、发酵液色价之间的关系 | 第74-77页 |
| ·不同菌株生长与色价、Monacolin K产量的比较 | 第77-79页 |
| ·Monacolin K和红曲色素代谢关系的初步探讨 | 第79-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 附录一: 实验所用试剂 | 第91-94页 |
| 附录二: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94-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