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勾结与腐败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前言 | 第6-8页 |
(一) 基本概念的定位分析 | 第6页 |
(二) 本文的思路及框架 | 第6-7页 |
(三) 目前理论研究的简单总结 | 第7页 |
(四) 方法及材料来源 | 第7-8页 |
第一章 官商勾结的表现形式 | 第8-12页 |
一、 寻租性腐败 | 第8-9页 |
1、 价格双轨制 | 第8页 |
2、 特权和经济垄断权 | 第8-9页 |
3、 进出口价格双轨制 | 第9页 |
二、 地下经济及税收流失性腐败 | 第9页 |
1、 地下经济腐败 | 第9页 |
2、 税收流失性腐败 | 第9页 |
三、 职权性腐败 | 第9-11页 |
1、 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 | 第10页 |
2、 职务性腐败 | 第10页 |
3、 间接性职权腐败 | 第10-11页 |
四、 官商勾结的集体性腐败倾向 | 第11页 |
五、 官商勾结腐败给国家造成的危害 | 第11-12页 |
1、 政治上的危害 | 第11页 |
2、 经济上的危害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导致官商勾结腐败的原因 | 第12-17页 |
一、 政治制度的不完善 | 第12-13页 |
1、 制度的空隙成为腐败病毒的通道 | 第12页 |
2、 权力与权利的失衡 | 第12-13页 |
二、 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 第13-14页 |
1、 经济体制变革 | 第13-14页 |
2、 利益结构的改变是腐败滋生的助长剂 | 第14页 |
三、 转型时期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 | 第14-17页 |
1、 深远的历史根源 | 第15页 |
2、 政治思想的混乱及道德败坏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党和政府遏制腐败采取的措施 | 第17-20页 |
一、 建国初期 | 第17-19页 |
1、 关于党产的规定 | 第17页 |
2、 禁止部队从事商贸活动 | 第17-18页 |
3、 严厉打击官商勾结 | 第18-19页 |
二、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 第19-20页 |
1、 从制度和法律方面防治官商勾结的措施 | 第20页 |
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 | 第20页 |
第四章 对官商勾结腐败的几点对策 | 第20-28页 |
一、 加快制度改革的步伐 | 第21-23页 |
1、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 第21-22页 |
2、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 第22页 |
3、 进一步改革干部制度 | 第22-23页 |
4、 借鉴外国反腐经验,实行高薪养廉 | 第23页 |
二、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法治化建设 | 第23-24页 |
三、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 第24页 |
四、 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 第24-25页 |
五、 加强党的领导 | 第25-27页 |
六、 结束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后记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