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7-12页 |
1.1 项目背景 | 第7-10页 |
1.1.1 CERNET网络概况 | 第7-10页 |
1.1.2 CERNET卫星设备的监控 | 第10页 |
1.2 研制目标 | 第10-12页 |
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2-22页 |
2.1 功能设计 | 第12页 |
2.2 结构设计 | 第12-13页 |
2.3 卫星信道设计 | 第13-16页 |
2.4 系统控制体系 | 第16-18页 |
2.5 通信方案 | 第18页 |
2.6 系统协议和算法的设计 | 第18-19页 |
2.7 硬件结构设计 | 第19-20页 |
2.8 软件设计 | 第20-21页 |
2.9 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控制策略 | 第21-22页 |
3 关键技术 | 第22-34页 |
3.1 协议与服务 | 第22-27页 |
3.1.1 协议的基本功能 | 第22页 |
3.1.2 服务的基本特点 | 第22-23页 |
3.1.3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 第23-24页 |
3.1.4 协议的描述 | 第24-27页 |
3.2 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27-31页 |
3.2.1 算法的基本特征 | 第27页 |
3.2.2 算法的设计目标 | 第27-28页 |
3.2.3 算法的描述 | 第28-29页 |
3.2.4 算法对程序设计的影响 | 第29-31页 |
3.3 SDL(功能规格和描述语言) | 第31-34页 |
3.3.1 SDL简介 | 第31-32页 |
3.3.2 SDL语言概述 | 第32-34页 |
4 CERNET主干网卫星信道动态备份系统的协议与算法 | 第34-69页 |
4.1 协议概述简介 | 第34-37页 |
4.1.1 系统构成 | 第34-35页 |
4.1.2 系统状态和协议概述 | 第35-37页 |
4.2 卫星MODEM初始配置协议 | 第37-39页 |
4.2.1 主站系统卫星Modem的初始化 | 第37-38页 |
4.2.2 分站系统卫星Modem的初始化 | 第38-39页 |
4.3 轮询协议 | 第39-43页 |
4.3.1 系统成功初始化 | 第39-41页 |
4.3.2 守候状态中的轮询 | 第41页 |
4.3.3 通信状态中的轮询 | 第41-42页 |
4.3.4 系统退出 | 第42-43页 |
4.4 建立和拆除卫星备份链路协议 | 第43-60页 |
4.4.1 正常情况时,系统建立和拆除卫星备份链路 | 第44-52页 |
4.4.2 特殊情况时,系统建立和拆除卫星备份链路 | 第52-58页 |
4.4.3 建链守候状态 | 第58-59页 |
4.4.4 通信守候状态 | 第59-60页 |
4.5 卫星信道分配协议 | 第60-62页 |
4.6 卫星备份链路建立算法 | 第62-67页 |
4.7 通信状态协议 | 第67页 |
4.8 通信守候状态协议 | 第67-68页 |
4.9 系统终止协议 | 第68-69页 |
5 总结 | 第69-70页 |
致 谢 | 第70-71页 |
参考资料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