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城市圈概念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14-15页 |
2 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 | 第15-23页 |
·生态足迹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15-16页 |
·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 | 第16-20页 |
·生态承载力 | 第16-17页 |
·生态足迹 | 第17页 |
·生态赤字/生态盈余 | 第17页 |
·生态生产性土地 | 第17-18页 |
·均衡因子/产量因子 | 第18-20页 |
·生态足迹分析的计算方法 | 第20-23页 |
3 武汉城市圈概况 | 第23-33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5-28页 |
·地理位置 | 第26页 |
·地质地貌 | 第26-27页 |
·气候 | 第27页 |
·水资源 | 第27页 |
·土壤 | 第27-28页 |
·动植物资源 | 第28页 |
·旅游资源 | 第28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8-33页 |
·人口 | 第28页 |
·经济 | 第28-30页 |
·交通 | 第30-33页 |
4 武汉城市圈生态足迹分析 | 第33-71页 |
·武汉城市圈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 | 第33-37页 |
·生态账户计算 | 第33-35页 |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 第35-37页 |
·武汉城市圈9城市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 | 第37-42页 |
·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2006年生态足迹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2006年生态承载力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2006年生态赤字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2006年万元GDP生态足迹比较分析 | 第42页 |
·武汉城市圈1995-2006年生态足迹变化特征分析 | 第42-55页 |
·生态足迹动态变化 | 第43-45页 |
·生态承载力分析 | 第45-46页 |
·生态赤字变化分析 | 第46-47页 |
·各土地类型生态足迹供需变化情况分析 | 第47-55页 |
·武汉城市圈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 第55-58页 |
·与经济相关的分析模型 | 第55-56页 |
·与经济相关的分析 | 第56-58页 |
·武汉城市圈生态足迹预测分析 | 第58-65页 |
·人口预测 | 第58-61页 |
·生态足迹预测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结论分析与建议 | 第65-71页 |
·主要结论 | 第65-67页 |
·生态赤字的原因 | 第67-68页 |
·减少生态赤字的措施 | 第68-69页 |
·生态赤字/盈余的空间分异格局 | 第69-71页 |
5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