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优势 | 第9-10页 |
·我国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现状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HXD3 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及电气线路的设计 | 第13-36页 |
·电气系统的设计理念 | 第13页 |
·电气系统的组成 | 第13-15页 |
·电气线路的设计 | 第15-35页 |
·主电路及其部件的设计 | 第16-19页 |
·辅助电路的设计 | 第19-23页 |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2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HXD3 电力机车主传动系统的设计研究 | 第36-79页 |
·主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36-42页 |
·HXD3 电力机车的基本技术要求 | 第36-39页 |
·HXD3 电力机车主传动系统参数及容量的确定 | 第39-42页 |
·牵引变流器系统的基本结构及保护策略 | 第42-46页 |
·四象限整流器 | 第43页 |
·中间直流电路 | 第43-44页 |
·牵引逆变器 | 第44-45页 |
·牵引变流器的保护策略 | 第45-46页 |
·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系统 | 第46-48页 |
·变流器冷却方式的比较 | 第46-47页 |
·HXD3 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系统 | 第47-48页 |
·HXD3 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的保护策略 | 第48页 |
·牵引变流器主要环节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及原理说明 | 第48-72页 |
·PWM 整流器控制 | 第48-54页 |
·VVVF 逆变器的控制 | 第54-66页 |
·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66-72页 |
·主变压器系统的设计 | 第72-78页 |
·概述 | 第72-74页 |
·结构 | 第74-77页 |
·部件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HXD3 电力机车辅助变流系统的设计研究 | 第79-87页 |
·劈相机供电模式与辅助变流系统供电模式的比较 | 第79-80页 |
·供电品质提高,工作可靠性加强 | 第79页 |
·节能降躁效果明显,机车效率提高 | 第79-80页 |
·简化了控制系统 | 第80页 |
·辅助系统重量减轻,功率因数提高 | 第80页 |
·电力机车对辅助变流系统的总体要求 | 第80-81页 |
·辅助变流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构成 | 第81-86页 |
·辅助变流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81-82页 |
·辅助变流系统的构成 | 第82-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HXD3 电力机车控制监视系统的设计研究 | 第87-94页 |
·控制监视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对外接口 | 第87-90页 |
·控制监视系统TCMS 的硬件构成 | 第88-90页 |
·控制监视系统TCMS 的对外接口如表5.1 所示 | 第90页 |
·TCMS 控制监视系统的各类控制 | 第90-92页 |
·机车的运行控制 | 第90-91页 |
·机车控制监视系统的计算功能 | 第91页 |
·机车的空转滑行补偿控制 | 第91-92页 |
·机车显示单元的控制 | 第92页 |
·控制监视系统的信息显示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HXD3 电力机车的电磁兼容研究 | 第94-98页 |
·HXD3 电力机车的电磁干扰现象 | 第94-95页 |
·HXD3 电力机车的电磁兼容(EMV)设计 | 第95-97页 |
·屏蔽设计 | 第96页 |
·系统接地 | 第96页 |
·机车布线 | 第96-97页 |
·其他措施 | 第97页 |
·结束语 | 第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0页 |
硕士论文工作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