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静交界面处理方法研究及涡轮结构与气动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页 |
| ·叶轮机内部流动数值模拟的发展 | 第15-17页 |
| ·叶列间干涉 | 第17-18页 |
| ·转/静交界面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国外的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 ·国内的研究概况 | 第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数值方法及转/静交界面的处理 | 第21-35页 |
| ·控制方程 | 第21-22页 |
| ·湍流模型 | 第22-23页 |
| ·时间离散 | 第23-24页 |
| ·空间离散 | 第24-26页 |
| ·粘性矢通量的离散 | 第25页 |
| ·无粘性通量的离散 | 第25-26页 |
| ·多重网格技术 | 第26-28页 |
| ·转/静交界面处理方法 | 第28-34页 |
| ·混合面模型 | 第28-30页 |
| ·滑移面模型 | 第30-33页 |
| ·转子冻结模型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涡轮基元级叶栅的数值模拟 | 第35-52页 |
| ·FLUENT 简介 | 第35-37页 |
| ·GAMBIT 网格生成 | 第35页 |
| ·FLUENT 求解器 | 第35-37页 |
| ·算例说明 | 第37-39页 |
| ·几何模型 | 第37页 |
| ·计算网格 | 第37-38页 |
| ·数值方法和边界条件 | 第38-39页 |
| ·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39-51页 |
| ·轴向间距对计算结果差异的影响 | 第39-46页 |
| ·轮缘速度对计算结果差异的影响 | 第46-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涡轮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52-65页 |
| ·NUMECA 简介 | 第52-53页 |
| ·IGG/AUTOGRID 自动网格生成器 | 第52-53页 |
| ·EURANUS 求解器 | 第53页 |
| ·转/静交界面的处理 | 第53页 |
| ·算例说明 | 第53-58页 |
| ·研究对象 | 第53页 |
| ·计算网格 | 第53-55页 |
| ·定解条件 | 第55-57页 |
| ·计算收敛标准和时间 | 第57-58页 |
| ·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64页 |
| ·非定常计算结果 | 第58-59页 |
| ·总体性能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 ·冲压涡轮的内流场分析 | 第61-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5章 压气机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65-78页 |
| ·算例说明 | 第65-67页 |
| ·NASA STAGE35 简介 | 第65页 |
| ·网格的生成 | 第65-66页 |
| ·定解条件和计算时间 | 第66-67页 |
| ·实验设备及气流参数的测量 | 第67-68页 |
| ·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68-76页 |
| ·总体性能的比较 | 第68-69页 |
| ·压气机内流场分析 | 第69-76页 |
| ·小结 | 第76-78页 |
| 第6章 叶型几何参数的计算及分析 | 第78-91页 |
| ·叶型的主要几何参数 | 第78-79页 |
| ·中弧线的生成 | 第79-84页 |
| ·三次样条插值 | 第79-80页 |
| ·中弧线的计算 | 第80-81页 |
| ·中弧线的修正 | 第81-84页 |
| ·计算程序 | 第84-86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6-89页 |
| ·转子叶片几何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 第86-88页 |
| ·静子子叶片几何参数确定及分析 | 第88-89页 |
| ·小结 | 第89-91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4页 |
| ·总结 | 第91-92页 |
| ·展望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99页 |
| 附录1 叶型几何参数计算程序 | 第99-115页 |
| 附录2 冲压涡轮叶型几何参数表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