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血栓栓塞性疾病 | 第11-14页 |
·血栓的形成机理 | 第11-13页 |
·纤溶 | 第13-14页 |
·血栓栓塞疾病的治疗 | 第14-17页 |
·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溶栓剂的主要来源 | 第16-17页 |
·发酵食品中的溶栓剂 | 第17-20页 |
·传统发酵食品纤维蛋白溶解酶种类 | 第17-19页 |
·不同传统发酵食品纤维蛋白溶解酶同源性比较 | 第19页 |
·微生物发酵法产纤维蛋白溶解酶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20-22页 |
·合成发色基质S-2251 测定法(Synthetic substrate S-2251 method) | 第20页 |
·紫外分光光度计(275 nm)测定法 | 第20-21页 |
·纤维蛋白平板法 | 第21页 |
·纤维蛋白块溶解时间法 | 第21页 |
·微量稀释法 | 第21页 |
·四肽底物法 | 第21-22页 |
·血清板法 | 第22页 |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22-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1页 |
第二章 纤维蛋白溶解酶产生菌种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第31-44页 |
·前言 | 第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主要材料 | 第31-32页 |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菌株及保藏条件 | 第32页 |
·培养基 | 第32页 |
·菌种筛选及鉴定 | 第32-34页 |
·遗传稳定实验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菌种的筛选 | 第35页 |
·菌种鉴定 | 第35-40页 |
·遗传稳定研究试验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第三章 Bacillus sp. nov. SK006 发酵产酶过程分析及工艺研究 | 第44-65页 |
·前言 | 第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2页 |
·芽孢杆菌Bacillus sp. nov. SK006 的种子生长曲线 | 第48页 |
·发酵培养基进一步优化 | 第48-52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52-54页 |
·发酵罐(5 L)扩大培养条件优化 | 第54-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65-74页 |
·前言 | 第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分析方法 | 第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3页 |
·BP 网络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67-69页 |
·5 L 发酵罐的发酵实验 | 第69-70页 |
·发酵罐扩大培养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第70-73页 |
·本章小节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第五章 两种纤维蛋白溶解酶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第74-85页 |
·前言 | 第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8页 |
·菌种及保藏方法 | 第74-75页 |
·主要实验材料 | 第75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75页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75-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3页 |
·乙醇分级沉淀 | 第78-79页 |
·Native-PAGE 活性鉴定 | 第79页 |
·DEAE-Sepharose CL 6B Fast Folw 离子交换层析 | 第79-80页 |
·Superdex 75 (10/300 GL) 凝胶过滤层析 | 第80-81页 |
·纯化结果及SDS-PAGE 电泳鉴定 | 第81-83页 |
·SPFE-1 与SPFE-2 的活性鉴定 | 第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第六章 两种纤维蛋白溶解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85-103页 |
·前言 | 第8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5-88页 |
·实验材料 | 第85-86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86页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86-8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8-99页 |
·温度对酶活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88-89页 |
·pH 对酶活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89-90页 |
·金属离子及酶抑制剂对酶活的影响 | 第90页 |
·SPFE-1 和SPFE-2 水解酪蛋白活力测定 | 第90-91页 |
·SPFE-1 和SPFE-2 的底物专一性及反应动力学常数测定 | 第91-94页 |
·对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激活作用研究 | 第94页 |
·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方式 | 第94-96页 |
·N-端结构分析 | 第96-97页 |
·SPFE-1 和SPFE-2 的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 CD)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103-10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05-106页 |
附录:N-端结构分析图谱及标准氨基酸分析图谱 | 第106-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