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研究的重难点以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的重难点 | 第15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我国土地的分类 | 第16页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 第16-17页 |
·农村宅基地 | 第17页 |
·农村宅基地的流转 | 第17-18页 |
·基本理论 | 第18-22页 |
·土地稀缺原理 | 第18页 |
·级差地租理论 | 第18-19页 |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19-20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0页 |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20-21页 |
·行为经济学原理 | 第21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23-35页 |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必然性 | 第23-30页 |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必然性 | 第23-27页 |
·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必然性 | 第27页 |
·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必然性 | 第27-28页 |
·农村宅基地流转基本法律法规梳理 | 第28-30页 |
·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 | 第30-33页 |
·我国农村宅基地现状 | 第30-31页 |
·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 第31-33页 |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发展趋势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影响重庆农村外出务工群体宅基地流转意愿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35-50页 |
·重庆市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 | 第35-36页 |
·宅基地的基本情况 | 第35页 |
·宅基地流转情况 | 第35-36页 |
·影响宅基地流转的因素 | 第36-37页 |
·外在因素 | 第36-37页 |
·内在因素 | 第37页 |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7-47页 |
·问卷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单因素分析 | 第38-43页 |
·实证分析 | 第43-47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7-50页 |
第五章 基于流转意愿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实践 | 第50-58页 |
·农村宅基地流转实践 | 第50-52页 |
·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实践 | 第52-56页 |
·“地票”交易模式 | 第52-55页 |
·“集中居住”模式 | 第55-56页 |
·“整体搬迁”模式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思考与总结 | 第58-60页 |
·对解决农村宅基地流转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 第58-59页 |
·建立农村居民宅基地退出机制 | 第58页 |
·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监管机制 | 第58页 |
·改进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第58页 |
·建立“异地异价”土地流转补偿标准 | 第58-59页 |
·满足乡镇、县城的用地需求 | 第59页 |
·总结 | 第5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7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