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探究 WTO法的国际公法性质 | 第16-39页 |
一、WTO法的产生 | 第16-21页 |
二、WTO法为何常常被“放逐”于国际公法之外? | 第21-28页 |
(一) 历史视角——对GATT规则的不当定性 | 第21-23页 |
(二) 否定WTO法法律效力的声音 | 第23-25页 |
(三) WTO法是国际贸易法或国际经济法而不是国际公法的理论观点. | 第25-28页 |
三、WTO法确实是国际公法的一支 | 第28-37页 |
(一) WTO法的回归 | 第28-30页 |
(二) WTO法被定性为国际公法的原因探究 | 第30-37页 |
四、在国际公法范围内定位WTO法的意义 | 第37-39页 |
第二章 WTO法的法律渊源 | 第39-50页 |
一、国际法渊源的含义 | 第39-40页 |
二、关于WTO法的法律渊源的争论 | 第40-41页 |
三、笔者理解的WTO法的法律渊源 | 第41-50页 |
(一) WTO协定 | 第42-43页 |
(二) 先前的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机构报告 | 第43-46页 |
(三) 习惯 | 第46-48页 |
(四) WTO机构颁布的规则 | 第48-50页 |
第三章 WTO法与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 第50-66页 |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 第50-51页 |
二、WTO所体现和反映的主要国际法基本原则 | 第51-66页 |
(一) 国家主权原则 | 第51-55页 |
(二) 国家平等原则 | 第55-58页 |
(三) 国际合作原则 | 第58-60页 |
(四) 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 第60-66页 |
第四章 国际条约法原理与 WTO法 | 第66-98页 |
一、条约的类型 | 第66-69页 |
二、条约的谈判与接受方式 | 第69-73页 |
三、条约的解释 | 第73-98页 |
(一) 国际公法关于条约解释的理论 | 第73-76页 |
(二)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简称VCLT)的解释规则 | 第76-78页 |
(三) WTO体制下的条约解释 | 第78-98页 |
第五章 国际责任法原理与 WTO法 | 第98-132页 |
一、国际法律责任的概述 | 第98-101页 |
二、WTO法法律责任制度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 第101-110页 |
(一) WTO法律责任的概念及性质 | 第101-103页 |
(二) WTO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03-110页 |
三、WTO法律责任的责任形式 | 第110-123页 |
(一) 一般国际责任法之下的国际责任形式 | 第110-112页 |
(二) WTO法律责任的责任形式 | 第112-123页 |
四、WTO法的免责理论 | 第123-130页 |
(一) 一般国际法之下的免责理论 | 第123-124页 |
(二) WTO法律框架下的免责制度 | 第124-130页 |
五、WTO责任制度与一般国际责任制度的关系 | 第130-132页 |
第六章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公法问题 | 第132-163页 |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国际法上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 第132-137页 |
(一) 国际法上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 | 第132-133页 |
(二)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国际社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的一部分 | 第133-137页 |
二、国际法上“自给自足的制度”(self—contained regism)与 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适用 | 第137-146页 |
(一) 自给自足制度的概念 | 第137-138页 |
(二) WTO争端解决的法律适用问题 | 第138-144页 |
(三) 结论 | 第144-146页 |
三、国际法庭扩展背景下,WTO与ICJ、ITLOS等其他国际司法机构的管辖权冲突与协调 | 第146-162页 |
(一) WTO争端解决机构的司法性质 | 第146-152页 |
(二) 国际法庭扩散背景下,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国际司法机制(I CJ、I TLOS)关系之探讨 | 第152-162页 |
四、小结 | 第162-163页 |
结语 | 第163-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79-180页 |
后记 | 第180-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