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页 |
第一章 我国公司债发行市场法律制度概述 | 第11-27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公司债发行市场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12-16页 |
一、公司债发行市场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 第12-14页 |
二、“福禧事件”对我国公司债发行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的启迪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公司债发行市场法律制度之架构 | 第16-23页 |
一、公司债的法律界定 | 第16-18页 |
二、公司债发行的限制 | 第18-20页 |
三、公司债发行程序 | 第20-22页 |
四、公司债券的制作和公司债券存根簿 | 第22页 |
五、公司债的发行价格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司债发行市场现状评析 | 第23-27页 |
一、我国企业债发行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二、我国企业债发行市场已有法律体系中的不足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评析《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 | 第27-36页 |
第一节 审核制度的转变 | 第28-30页 |
一、已有法律法规对公司债发行审核制度的规定 | 第28-29页 |
二、《试点办法》中的转变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发行利率定价制度的变化 | 第30-31页 |
一、已有法律法规对发行利率定价的规定 | 第30-31页 |
二、《试点办法》中的变化 | 第31页 |
第三节 募集资金用途的扩大 | 第31-33页 |
一、已有法律法规对募集资金用途的规定 | 第31-32页 |
二、《试点办法》中募集资金用途的扩大 | 第32-33页 |
第四节 监管方式的变动 | 第33-35页 |
一、已有法律法规对监管方式的规定 | 第33-34页 |
二、《试点办法》中监管方式的变动 | 第34-35页 |
第五节 担保方式的灵活化 | 第35-36页 |
一、已有公司债发行市场的隐性强制担保制度 | 第35-36页 |
二、《试点办法》中担保方式的灵活化 | 第36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公司债发行市场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6-48页 |
第一节 完善信用评级业法律规范 | 第38-40页 |
一、现有信用评级业法律规范的缺失 | 第38页 |
二、完善信用评级业法律规范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0-42页 |
一、现有公司债信息披露制度仍不完善 | 第40-41页 |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41-42页 |
第三节 细化担保制度 | 第42-45页 |
一、抵押担保 | 第42-44页 |
二、质押担保 | 第44-45页 |
三、第三方担保 | 第45页 |
第四节 建立机构投资者培育制度 | 第45-48页 |
一、培育机构投资者对发展公司债发行市场的意义 | 第46-47页 |
二、建立机构投资者培育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