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25页 |
第一节 搭售概念的剖析 | 第11-16页 |
一、搭售的一般定义 | 第11-13页 |
二、《反垄断法》视角的搭售定义 | 第13-14页 |
三、搭售的法律性质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搭售的特点 | 第16-22页 |
一、隐蔽性 | 第17-19页 |
二、协同性 | 第19-20页 |
三、与知识产权相结合 | 第20-22页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搭售可能的限制竞争效果 | 第22-25页 |
一、排除国内竞争对手 | 第23页 |
二、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成本 | 第23-24页 |
三、利用产业的不同阶段获取利润 | 第24页 |
四、掠夺性定价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跨国公司搭售的认定及其涉及的法律问题 | 第25-43页 |
第一节 认定搭售的理论 | 第25-31页 |
一、本身违法原则及其不足 | 第26-27页 |
二、合理原则及其不足 | 第27-29页 |
三、修正的本身违法原则 | 第29-31页 |
第二节 认定跨国公司搭售的要素 | 第31-38页 |
一、市场支配地位 | 第31-34页 |
二、单独产品 | 第34-37页 |
三、强制力 | 第37-38页 |
第三节 认定跨国公司搭售的例外 | 第38-43页 |
一、跨国公司特许经营的风险平衡 | 第39-40页 |
二、保护新兴产业 | 第40-41页 |
三、必要的安全考虑 | 第41-42页 |
四、保护产品的良好品质和商誉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规制跨国公司搭售的立法例与判例实证分析 | 第43-55页 |
第一节 规制搭售的立法例 | 第43-47页 |
一、外国国内法中有关搭售的规制 | 第44-45页 |
二、全球性国际组织制定的反垄断规范中有关搭售的规制 | 第45-46页 |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制定的反垄断规范中有关搭售的规制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杠杆原理规制搭售的实证分析——“微软”案 | 第47-52页 |
一、杠杆原理是古典搭售规则的核心理论 | 第48-49页 |
二、杠杆原理在微软搭售规制中的运用 | 第49-51页 |
三、关于技术创新的抗辩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搭卖品为服务的搭售规制——“柯达”案 | 第52-55页 |
一、柯达公司的搭售安排 | 第53页 |
二、传递主设备市场力量实施搭售的规制 | 第53-55页 |
三、关于保护产品品质和服务的抗辩 | 第55页 |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搭售的法律规制探求 | 第55-64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搭售的现状及危害 | 第56-58页 |
一、跨国公司在华搭售的现状 | 第56-57页 |
二、跨国公司在华搭售的危害 | 第57-58页 |
第二节 我国规制跨国公司搭售的法律框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8-62页 |
一、我国规制跨国公司搭售的法律框架 | 第58-60页 |
二、我国规制跨国公司搭售存在的问题 | 第60-62页 |
第三节 出台《实施细则》规制跨国公司在华搭售行为 | 第62-64页 |
一、确立搭售的判断标准 | 第62-63页 |
二、明确搭售的例外情形 | 第63页 |
三、明确同一控制之下企业支配地位和集体支配地位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