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MAP5912的便携式数字接收机平台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1-13页 |
·接收机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OMAP平台概述 | 第16-24页 |
·OMAP技术概述 | 第16-17页 |
·OMAP5912处理器概述 | 第17-19页 |
·OMAP5912处理器的特点 | 第18页 |
·ARM核概述 | 第18-19页 |
·DSP核概述 | 第19页 |
·OMAP5912处理器架构 | 第19-21页 |
·系统控制功能 | 第19-20页 |
·时钟电路管理 | 第20页 |
·EMIFS和EMIFF接口 | 第20页 |
·外部设备 | 第20-21页 |
·OMAP软件系统概述 | 第21-22页 |
·OMAP应用前景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数字接收机的硬件设计 | 第24-43页 |
·系统架构 | 第24-25页 |
·OMAP5912系统模块 | 第25-34页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5-27页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27页 |
·时钟电路设计 | 第27-28页 |
·JTAG仿真电路设计 | 第28-30页 |
·外存储器电路设计 | 第30-34页 |
·FPGA系统设计 | 第34-37页 |
·Virtex-4平台FPGA | 第34-35页 |
·FPGA电源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FPGA时钟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FPGAJTAG电路设计 | 第37页 |
·OMAP5912外围模块 | 第37-42页 |
·RS232串口电路设计 | 第37-40页 |
·USB接口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以太网口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嵌入式系统移植 | 第43-72页 |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第43-44页 |
·Bootloader的移植 | 第44-54页 |
·Bootloader的基本概念 | 第44-45页 |
·Bootloader的工作模式 | 第45-46页 |
·U-boot概述 | 第46-47页 |
·U-boot启动流程 | 第47-48页 |
·U-boot编译和移植 | 第48-54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 | 第54-62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54-56页 |
·常见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56-59页 |
·Linux内核目录结构 | 第59-60页 |
·Linux内核的配置和下载 | 第60-62页 |
·文件系统的移植 | 第62-71页 |
·根文件系统结构 | 第62-63页 |
·基于FLASH的文件系统 | 第63-66页 |
·基于RAM的文件系统 | 第66页 |
·网络文件系统NFS | 第66-67页 |
·文件系统的配置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双核通信技术的实现 | 第72-80页 |
·DSP Gateway技术 | 第72-73页 |
·建立DSP Gateway | 第73-79页 |
·配置DSP Gateway驱动 | 第73-74页 |
·生成DSP加载器 | 第74-75页 |
·DSP demo程序测试 | 第75-79页 |
·系统实现流程 | 第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