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普鲁士蓝锂铁衍生物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引言第10页
   ·电池概述第10-11页
   ·锂离子电池第11-19页
     ·锂离子电池发展史第11-13页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3-14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4-16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6页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第16-19页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第19页
   ·我国电池工业发展现状第19-20页
   ·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介绍第20-22页
   ·本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普鲁士蓝锂铁生物的制备与表征第24-37页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4-25页
   ·普鲁士蓝锂铁生物LiFe[Fe(CN)_6]的制备第25-26页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26-29页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第29-30页
   ·热重-差热分析第30-32页
   ·LiFe[Fe(CN)_6]的结构构架第32-33页
   ·LiFe[Fe(CN)_6]的电导率测定分析第33-35页
   ·LiFe[Fe(CN)_6]循环伏安实验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LiFe[Fe(CN)_6]中Li~+的嵌/脱能力第37-43页
   ·Li~+嵌/脱能力的分析第37-39页
   ·Li~+在固液相中嵌/脱能力的比较第39-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第43-53页
   ·实验电池的组装第43-45页
     ·正极材料的制备第43页
     ·负极材料的制备第43页
     ·隔膜材料第43-44页
     ·电解液第44页
     ·电池的装配第44-45页
   ·充放电测试第45页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5-52页
     ·以LiFe[Fe(CN)_6]为正极乙炔黑为负极的模拟电池第45-47页
     ·以LiCoO_2为正极乙炔黑为负极的参比电池第47-50页
     ·LiFe[Fe(CN)_6]作为固体电解质的模拟电池性能测试第50-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驱风电系统最大功率捕获技术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S823/S822翼型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