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9-12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私募基金发展的一般理论概述 | 第14-23页 |
·私募基金的内涵 | 第14-18页 |
·私募的概念 | 第14-15页 |
·基金的概念 | 第15-16页 |
·私募基金的概念 | 第16页 |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 | 第16-18页 |
·私募基金的分类 | 第18-19页 |
·非生产型私募基金 | 第19页 |
·生产型私募基金 | 第19页 |
·私募基金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第20-23页 |
第3章 生产型私募基金与非生产型私募基金的比较 | 第23-35页 |
·生产型私募基金和非生产型私募基金的区别 | 第23-29页 |
·非生产型私募基金的存在形式及运作特点 | 第23-26页 |
·生产型私募基金的存在形式及运作特点 | 第26-29页 |
·非生产型私募基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29-32页 |
·影响证券市场稳定 | 第30-31页 |
·扰乱实体经济正常秩序 | 第31页 |
·加大金融市场风险 | 第31-32页 |
·生产型私募基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2-35页 |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第32页 |
·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第32-34页 |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 第34-35页 |
第4章 我国生产型私募基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41页 |
·整体发展相对滞后 | 第35-38页 |
·本土私募股权投资规模有限 | 第36页 |
·本土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缓慢 | 第36-37页 |
·产业投资基金尚未形成规模 | 第37-38页 |
·缺乏有效的政策法律支持 | 第38-39页 |
·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 | 第38页 |
·缺乏有效税收激励政策 | 第38-39页 |
·生产型私募基金面临较大风险 | 第39-40页 |
·法律风险 | 第39页 |
·道德风险 | 第39-40页 |
·投资项目风险 | 第40页 |
·缺乏有效的退出渠道 | 第40-41页 |
第5章 发展我国生产型私募基金的对策 | 第41-50页 |
·加强政府对生产型私募基金的支持 | 第41-42页 |
·法律支持 | 第41页 |
·税收支持 | 第41页 |
·财政支持 | 第41-42页 |
·拓宽生产型私募基金的融资渠道 | 第42-44页 |
·向机构投资者募集 | 第42-43页 |
·向个人投资者募集 | 第43-44页 |
·向大型企业募集 | 第44页 |
·向外资机构投资者募集 | 第44页 |
·加大生产型私募基金的风险控制力度 | 第44-45页 |
·声誉机制加强对投资机构的约束 | 第44-45页 |
·分段投资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 | 第45页 |
·建立特定导向的生产型私募基金 | 第45-48页 |
·区域导向 | 第46页 |
·技术导向 | 第46页 |
·产业导向 | 第46-48页 |
·完善以产权转让为主的生产型私募基金退出渠道 | 第48-5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