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文献回顾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11-12页 |
第2章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及其发展模式的涵义 | 第12-17页 |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涵义 | 第12-14页 |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的涵义 | 第14-17页 |
第3章 国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模式比较 | 第17-27页 |
·以英美为代表的诱致性发展模式 | 第17-21页 |
·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 | 第17-19页 |
·英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 | 第19-21页 |
·英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经验总结 | 第21页 |
·以韩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强制性发展模式 | 第21-27页 |
·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模式 | 第22-24页 |
·新加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模式 | 第24-25页 |
·韩国和新加坡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的经验总结 | 第25-27页 |
第4章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选择 | 第27-50页 |
·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27-31页 |
·中国特色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的涵义 | 第31-36页 |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 | 第36-43页 |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品种选择 | 第36-40页 |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方式的选择 | 第40-42页 |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的选择 | 第42-43页 |
·中国特色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的制度变迁 | 第43-50页 |
·实现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混合进行 | 第43-45页 |
·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制度框架体系 | 第45-49页 |
·“发展型政府”与市场化推进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