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其他政治理论问题论文--其他论文

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马克思正义观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导言第8-18页
第一章 西方正义理念的起源和发展第18-39页
 第一节 对正义概念的考察第18-22页
  一、正义的词源学解释第18-19页
  二、正义的基本特征第19-22页
 第二节 正义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22-27页
  一、正义与善第22页
  二、正义与公正第22-24页
  三、正义与国家第24-25页
  四、正义与自由、平等第25-27页
 第三节 正义理论的主题嬗变第27-39页
  一、从以素朴宇宙论为基础的正义观到以“至善世界”为根据的正义观第27-30页
  二、“德性”正义观到“理性”正义观第30-35页
  三、从马克思的实践正义观到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当代正义观第35-39页
第二章 思辨正义及其形式第39-72页
 第一节 思辨正义及其特征第39-43页
  一、思辨正义的特征首先表现为两个世界的分裂与对立第40-41页
  二、支配思辨正义的思维方式是实体性思维方式第41-43页
 第二节 思辨正义的两种形式第43-72页
  一、以解决“平等”为首要任务的正义观第44-60页
  二、以自由为旨归的思辨正义观第60-72页
第三章 正义观的实践转向第72-91页
 第一节 思辨正义的困境第72-74页
 第二节 实践正义及其特征第74-77页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正义观形成的三个阶段第77-91页
  一、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第78-79页
  二、从《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到《德法年鉴》出版第79-84页
  三、1844 年第一次到巴黎直至逝世第84-91页
第四章 马克思的实践正义观第91-108页
 第一节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第91-96页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正义观的三个向度第96-108页
  一、生产活动是解决物质资料匮乏实现正义的首要条件第98-101页
  二、生产关系的变革,即物质资料的分配是实现平等的关键第101-104页
  三、实现平等和自由的途径是变革生产方式建立共产主义第104-108页
第五章 马克思正义观与当代正义理论第108-119页
 第一节 罗尔斯的实践正义观第108-111页
 第二节 马克思的立场和罗尔斯的回应第111-115页
  一、马克思对传统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的批判第111-113页
  二、罗尔斯《正义论》对马克思批判的回应第113-115页
 第三节 两种实践正义观的异同第115-119页
  一、马克思与罗尔斯正义观的相同点第115-116页
  二、马克思与罗尔斯正义观的不同点第116-119页
结语第119-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48页
中文摘要第148-152页
Abstract第152-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孙中山权力制约思想研究
下一篇: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