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巷道迎头风量无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掘进巷道通风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通风检测仪表的发展 | 第11-12页 |
·掘进巷道风量的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现有通风检测技术评述 | 第13-14页 |
·巷道掘进迎头风量无线监控的提出 | 第14页 |
·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掘进巷道通风及其风量计算 | 第16-22页 |
·掘进巷道的通风方式 | 第16-19页 |
·压入式通风 | 第16-17页 |
·抽出式通风 | 第17页 |
·混合式通风 | 第17-18页 |
·可控循环风 | 第18-19页 |
·矿井全风压通风 | 第19页 |
·掘进巷道所需风量计算 | 第19-21页 |
·掘进巷道迎头的风量计算 | 第21页 |
·风筒风速的计算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掘进迎头风量信号检测 | 第22-31页 |
·掘进通风设备的布置 | 第22页 |
·掘进迎头风量无线监测布局 | 第22-24页 |
·迎头风量信号检测原理 | 第24页 |
·迎头风量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第24-27页 |
·单片机测量系统的构成 | 第25-26页 |
·迎头风量信号检测电路 | 第26-27页 |
·信号检测抗干扰措施 | 第27-30页 |
·掘进工作面常见干扰源 | 第27页 |
·检测电路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27-29页 |
·地线系统干扰的抑制 | 第29页 |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 | 第29页 |
·PCB可靠性设计 | 第29-30页 |
·冗余设计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风量检测信号的无线传输 | 第31-37页 |
·近距离无线传输概述 | 第31-32页 |
·掘进迎头无线传输的优点 | 第32-33页 |
·无线传输硬件电路设计 | 第33-36页 |
·无线发射接口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无线接收接口电路设计 | 第34-36页 |
·无线传输注意事项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风量显示、报警、控制电路设计 | 第37-42页 |
·掘进迎头风量监控等级划分 | 第37-38页 |
·正常风量等级确定 | 第37页 |
·临界风量等级确定 | 第37-38页 |
·风量显示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声、光报警电路设计 | 第39-41页 |
·声音报警电路 | 第39-40页 |
·灯光报警电路 | 第40-41页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风量监控系统程序设计 | 第42-55页 |
·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42-46页 |
·定时器/计数器T0设定 | 第42-43页 |
·定时器/计数器T1设定 | 第43页 |
·上位机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 TMOD设定 | 第43-44页 |
·启/停与中断控制寄存器 | 第44页 |
·中断控制寄存器IE | 第44-45页 |
·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 | 第45-46页 |
·上位机变量地址分配及程序初始化 | 第46-47页 |
·串行通信 | 第47-48页 |
·下位机程序设计 | 第48-50页 |
·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50-54页 |
·测控系统软件的基本要求 | 第50-51页 |
·软件抗干扰技术的常用方法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七章 风量检测的误差分析 | 第55-62页 |
·转速测量的基本方法 | 第55-57页 |
·F/V转换测量法 | 第55页 |
·频率测量法 | 第55-57页 |
·转速测量的算法 | 第57-58页 |
·风量检测的误差分析与比较 | 第58-61页 |
·时间误差分析 | 第58页 |
·算法误差分析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八章 风量监控电路的安全性检验 | 第62-66页 |
·本安型电气规范 | 第62-63页 |
·电阻安全性计算 | 第63-64页 |
·电容值安全性计算 | 第64-65页 |
·导线安全电流计算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九章 风量监控系统的实验模拟 | 第66-75页 |
·Keil uVision2开发平台简介 | 第66页 |
·Keil程序代码调试 | 第66-69页 |
·系统试验与测试 | 第69-73页 |
·结果分析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