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土流变理论及模型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13-18页 |
| ·土流变理论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 ·流变模型概述 | 第15-16页 |
| ·常用的流变模型 | 第16-18页 |
| ·元件模型 | 第16-17页 |
| ·屈服面模型 | 第17页 |
| ·内时模型 | 第17-18页 |
| ·损伤模型 | 第18页 |
| ·软土的固结和蠕变研究现状 | 第18-29页 |
| ·软土的固结及固结理论 | 第18-21页 |
| ·软土的固结 | 第18-19页 |
| ·土的固结理论 | 第19-21页 |
| ·软土的蠕变及蠕变理论 | 第21-27页 |
| ·软土的蠕变 | 第21-23页 |
| ·蠕变理论 | 第23-27页 |
| ·描述软土蠕变特性的其它理论 | 第27-29页 |
| ·遗传流变理论 | 第27页 |
| ·老化理论 | 第27-28页 |
| ·流动理论 | 第28页 |
| ·硬化理论 | 第28-29页 |
| ·速率过程理论 | 第2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9-32页 |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29-30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膨胀土固结与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 第32-58页 |
| ·概述 | 第32-34页 |
| ·试验介绍 | 第32页 |
| ·土样介绍 | 第32-33页 |
| ·试验方法及试样制备 | 第33-34页 |
|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 ·非饱和土样制备 | 第33页 |
| ·饱和土样制备 | 第33-34页 |
| ·固结试验研究 | 第34-50页 |
| ·饱和膨胀土固结试验 | 第34-44页 |
| ·饱和膨胀土的e-lg t 曲线分析 | 第35-38页 |
| ·饱和膨胀土的e-lg p 曲线分析 | 第38-44页 |
| ·固结后自由膨胀试验 | 第44-46页 |
| ·不同固结压力下的对比直剪试验 | 第46-50页 |
| ·压缩蠕变试验研究 | 第50-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膨胀土的固结特性 | 第56-57页 |
| ·膨胀土的压缩蠕变特性 | 第57-58页 |
| 第三章 膨胀土固结和蠕变特性理论分析 | 第58-70页 |
| ·膨胀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 第58-60页 |
| ·蒙脱石类矿物的晶体结构 | 第58-59页 |
| ·伊利石类矿物的晶体结构 | 第59页 |
| ·高岭石类矿物的晶体结构 | 第59-60页 |
| ·固结特性理论分析 | 第60-64页 |
| ·微观结构对固结的影响 | 第60-61页 |
| ·宏观力学特性对固结的影响 | 第61-64页 |
| ·体积变化对固结特性的影响 | 第61-63页 |
| ·孔隙水压力对固结特性的影响 | 第63页 |
| ·粘滞性对固结特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 ·不同固结压力下的对比直剪特性分析 | 第64-65页 |
| ·压缩蠕变特性理论分析 | 第65-69页 |
| ·微观结构对压缩蠕变的影响 | 第65-66页 |
| ·宏观力学特性对压缩蠕变的影响 | 第66-69页 |
| ·液气相流动对压缩蠕变的影响 | 第66-68页 |
| ·荷载对压缩蠕变特性的影响 | 第68页 |
| ·保载时间对压缩蠕变特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微观晶体结构方面 | 第69页 |
| ·宏观力学特性方面 | 第69-70页 |
| 第四章 膨胀土蠕变特性数值分析 | 第70-82页 |
| ·概述 | 第70页 |
| ·平面有限元理论 | 第70-73页 |
| ·结构离散化 | 第70-73页 |
| ·加载瞬间的弹性分析 | 第73页 |
| ·改进的村山蠕变模型 | 第73-77页 |
| ·村山流变模型 | 第73-75页 |
| ·Kelvin 体 | 第75-76页 |
| ·改进的村山蠕变模型 | 第76-77页 |
| ·改进后村山蠕变模型的有限元解 | 第77页 |
| ·土工有限元软件ADINA 简介 | 第77-79页 |
| ·ADINA 的发展简史 | 第77-78页 |
| ·ADINA 系统概述 | 第78-79页 |
| ·膨胀土蠕变特性数值分析 | 第79-81页 |
| ·计算模型 | 第79页 |
| ·数值分析结果 | 第79-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页 |
| ·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90-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