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决羁押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羁押现状的反思 | 第10-23页 |
一、我国羁押制度的现状 | 第10-15页 |
(一)我国羁押适用的程序 | 第10-12页 |
(二)我国羁押适用的理由 | 第12-14页 |
(三)我国羁押的期限 | 第14-15页 |
(四)我国羁押的救济方式 | 第15页 |
二、我国现行羁押制度的反思 | 第15-20页 |
(一)羁押的恣意化、长期化 | 第16-17页 |
(二)羁押依附于追诉活动 | 第17页 |
(三)司法审查程序缺失 | 第17-19页 |
(四)司法救济程序的缺失 | 第19-20页 |
三、我国羁押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0-23页 |
(一)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个人权利的忽视 | 第20-21页 |
(二)受到宪法体制的限制 | 第21-22页 |
(三)诉讼结构不合理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国外未决羁押对我国羁押制度的启示 | 第23-29页 |
一、国外未决羁押的概况 | 第23-26页 |
二、国外未决羁押的优势 | 第26-29页 |
(一)独立的未决羁押程序 | 第26页 |
(二)严格的司法审查程序 | 第26-27页 |
(三)羁押最长期限的规定 | 第27页 |
(四)完备的司法救济程序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未决羁押改革的设想 | 第29-40页 |
一、改革思路 | 第29-30页 |
二、改革建议 | 第30-36页 |
(一)羁押的授权法定 | 第30-31页 |
(二)按比例分配羁押期限 | 第31-32页 |
(三)建立司法审查程序 | 第32-34页 |
(四)建立司法救济程序 | 第34-36页 |
三、相关体制改革 | 第36-40页 |
(一)宪法体制的改革 | 第36页 |
(二)司法审判权的功能定位 | 第36-37页 |
(三)公安机关强势的法律地位 | 第37页 |
(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地位 | 第37-38页 |
(五)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格局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