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法官助理概述 | 第8-13页 |
一、中外法官助理起源考 | 第8-9页 |
二、法官助理与当代中国司法 | 第9-10页 |
三、法官助理制度产生和发展的两个基本动因 | 第10-12页 |
四、关于本文语境下的法官助理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两大法系法官助理制度研究及借鉴 | 第13-21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13-16页 |
一、美国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13-14页 |
二、英国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14-15页 |
三、加拿大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16-17页 |
一、法国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16页 |
二、德国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16-17页 |
三、日本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17页 |
第三节 不同法系法官助理制度的普适价值 | 第17-21页 |
一、有利于保持法官群体精英化 | 第18页 |
二、有利于培育法律从业者后备队伍 | 第18页 |
三、有利于促进司法内部分工科学化 | 第18-19页 |
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司法效率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法官助理制度实证考察 | 第21-28页 |
第一节 近年各地法院试行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21-25页 |
一、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 第21页 |
二、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 第21-23页 |
三、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 第23-24页 |
四、山东青岛中级人民法院 | 第24页 |
五、广州海事法院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对法官助理制度实践与探索的评价及反思 | 第25-28页 |
一、法官助理制度取得的成效 | 第25-26页 |
二、法官助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我国法官助理制度构建设想 | 第28-36页 |
第一节 我国法官助理的角色定位 | 第28-29页 |
一、法官助理是法官审判案件的辅助人员,工作上受法官指导 | 第28页 |
二、法官助理的审判辅助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28-29页 |
三、法官助理与法官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 | 第29页 |
第二节 法官助理制度具体方案设想 | 第29-36页 |
一、法官助理的来源 | 第29-30页 |
二、法官助理的配备原则 | 第30-31页 |
三、法官助理的任职条件 | 第31页 |
四、法官助理的职责 | 第31-33页 |
五、法官助理的管理主体 | 第33页 |
六、法官助理的考核 | 第33-34页 |
七、法官助理的晋升 | 第34页 |
八、法官助理的任期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法官助理制度在审判中的具体应用 | 第36-40页 |
第一节 审前程序中的法官助理 | 第36-39页 |
一、民事审前程序及其发展现状 | 第36-37页 |
二、法官助理对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完善的设计和意义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其他审判环节中的法官助理 | 第39-40页 |
一、审理过程中的法官助理 | 第39页 |
二、裁判结束后的法官助理 | 第39-40页 |
第六章 法官助理制度与现行相关司法制度的衔接 | 第40-46页 |
一、与法院组织法、诉讼法的衔接 | 第40-41页 |
二、与现行法官制度的衔接 | 第41-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