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依然米的史学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 ·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第2章 莎依然米及其历史著作 | 第13-21页 |
| ·莎依然米的生平事迹 | 第13-15页 |
| ·《伊米德史》和《安宁史》的内容及结构 | 第15-17页 |
| ·莎依然米史学著作的资料来源 | 第17-21页 |
| 第3章 莎依然米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21-24页 |
| ·近代社会变革 | 第21-22页 |
| ·清中后期思潮对莎依然米史学思想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家乡、家世及个人经历对其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第4章 莎依然米的史学思想 | 第24-48页 |
| ·莎依然米的史学观 | 第24-41页 |
| ·莎依然米的史学观 | 第24-27页 |
| ·人文主义史观 | 第27-28页 |
| ·历史批判精神 | 第28-33页 |
| ·史学目的论 | 第33-34页 |
| ·莎依然米对著名历史人物评价 | 第34-38页 |
| ·莎依然米视野中的地域与文化 | 第38-41页 |
| ·莎依然米的史学方法 | 第41-48页 |
| ·归纳方法 | 第41-44页 |
| ·比较方法 | 第44-45页 |
| ·朴素的辩证分析法 | 第45-48页 |
| 第5章 莎依然米史学思想的评价 | 第48-50页 |
| ·莎依然米史学思想的特点 | 第48页 |
| ·莎依然米史学思想的局限性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附录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