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图表目录第11-14页
1 绪论第14-21页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简介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聚光型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结构设计第21-36页
   ·聚光器的结构设计第22-26页
     ·聚光器的概述及选型第23-25页
     ·旋转抛物面聚光器的结构设计第25-26页
   ·太阳自动跟踪器的结构设计第26-27页
   ·辐射器的结构设计第27-31页
     ·辐射器的结构设计第27-30页
     ·辐射器的小结第30-31页
   ·滤光器的结构设计第31-32页
   ·散热器的结构设计第32-34页
   ·供热组件的结构设计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优化设计第36-53页
   ·传热模型第36-44页
     ·聚光器的传热模型第36页
     ·玻璃盖的传热模型第36-38页
     ·辐射器的传热模型第38-39页
     ·滤光器的传热模型第39页
     ·光伏电池组件的传热模型第39-40页
     ·散热器的传热模型第40-42页
     ·循环水泵的传热模型第42-43页
     ·水箱的传热模型第43页
     ·模型阐述与比较第43-44页
   ·优化设计第44页
   ·结果分析第44-51页
     ·聚光器的开口半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聚光器的聚光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辐射器的内半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辐射器的高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滤光器的定位圆半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散热器内核的内壁面半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优化结果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数值模拟第53-72页
   ·数学物理模型第53-56页
   ·模型设置第56-58页
   ·模型阐述与比较第58-59页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9-71页
     ·气候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0-63页
     ·聚光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3-66页
     ·玻璃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6-67页
     ·辐射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7-69页
     ·散热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5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实验研究第72-90页
   ·实验装置第72-77页
     ·聚光器的加工第74页
     ·玻璃盖的加工第74-75页
     ·辐射器的加工第75页
     ·高反射顶盖与底盖的加工第75-76页
     ·滤光器的加工第76页
     ·散热器的加工第76-77页
     ·实验装置的主要改进第77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7-89页
     ·气候参数的测量第78-79页
     ·运行工况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79-84页
     ·系统白天的运行性能分析第84-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全文总结第90-91页
   ·研究展望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电接入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及低压穿越能力研究
下一篇:提高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组件量子效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