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中国主要森林群落林下土壤有机碳储量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1页
   ·《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第11-12页
   ·森林土壤碳库研究进展第12-15页
     ·森林土壤碳库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第12页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估算方法第12-15页
   ·土壤有机碳格局研究进展第15-17页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格局第15-16页
     ·土壤有机碳密度垂直格局第16-17页
   ·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因素第17-19页
     ·自然因素第17-18页
     ·人文因素第18-19页
   ·中国主要森林土壤分布概况第19-21页
     ·中国主要森林分布概况第19-20页
     ·中国主要森林土壤分布概况第20-21页
       ·中国森林土壤的垂直分布第21页
       ·中国森林土壤的水平分布第21页
2 研究方法第21-26页
   ·研究范围第22页
   ·基础资料和数据第22页
   ·研究目标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39页
   ·中国主要森林群落林下土壤土壤碳密度的垂直分布格局第26-29页
     ·不同分区森林60cm土壤碳密度垂直分布第26-27页
     ·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第27-28页
     ·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第28-29页
   ·中国主要森林群落林下土壤有机碳蓄积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第29-34页
     ·中国主要森林群落林下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估算第29-30页
     ·中国主要森林群落林下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第30-34页
       ·中国主要森林群落林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地带性分布格局第31-32页
       ·中国主要森林群落林下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第32-34页
   ·中国主要森林群落林下土壤有机碳格局的影响因子第34-38页
     ·海拔第35-36页
     ·土壤养分第36页
     ·气候因子(气温与降水)第36-37页
     ·PH值第37页
     ·土壤质地与容重第37-38页
   ·森林土壤碳储量分区经营措施第38-39页
4 结论与展望第39-43页
   ·主要结论第39-40页
   ·展望第40-43页
     ·研究的不足第40-41页
     ·展望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西雨屏区四种植被恢复模式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下一篇: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田菁根瘤菌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