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变换暂态电能质量分析及DSP实现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电能质量问题的提出 | 第17-22页 |
| ·电能质量的定义与种类 | 第17-19页 |
| ·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19-20页 |
| ·电能质量扰动的特点 | 第20-22页 |
| ·电能质量问题的危害 | 第22-23页 |
| ·电能质量标准 | 第23-24页 |
| ·暂态电能质量分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24-27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27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暂态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模型的建立 | 第30-38页 |
| ·暂态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模型的建立 | 第30-37页 |
| ·暂态脉冲信号模型 | 第30-31页 |
| ·振荡暂态信号模型 | 第31-32页 |
| ·电压骤降信号模型 | 第32-33页 |
| ·电压骤升信号模型 | 第33-34页 |
| ·电压中断信号模型 | 第34-35页 |
| ·电压切痕信号模型 | 第35页 |
| ·电压波动与闪变信号模型 | 第35-36页 |
| ·短时谐波信号模型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小波(包)电能质量分析的综合性能评估 | 第38-56页 |
| ·小波及小波包与多分辨率分析 | 第38-42页 |
| ·多分辨率分析的概念 | 第38页 |
| ·尺度函数与尺度空间 | 第38-39页 |
| ·小波函数与小波空间 | 第39-40页 |
|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解 | 第40-41页 |
| ·小波包的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 ·小波变换暂态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检测 | 第42-45页 |
| ·信号的采样 | 第42页 |
| ·小波基选取 | 第42-43页 |
| ·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原理 | 第43-44页 |
| ·改进模极大值法进行突变时间确定 | 第44-45页 |
| ·小波检测信号突变点的方法 | 第45页 |
| ·Daubechies系列小波特点 | 第45-46页 |
| ·用于电能质量综合性能评估的小波函数选取原则 | 第46页 |
| ·Daubechies系列小波与测不准原理 | 第46-48页 |
| ·仿真实验与数据分析 | 第48-54页 |
| ·电压凹陷 | 第48-49页 |
| ·短时谐波 | 第49-51页 |
| ·多重扰动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多小波电能质量扰动定位技术研究 | 第56-72页 |
| ·多小波多分辨率分析 | 第56-57页 |
| ·多小波的Mallat算法 | 第57-58页 |
| ·多小波性质 | 第58页 |
| ·几种常用的多小波 | 第58-60页 |
| ·GHM多小波 | 第58-59页 |
| ·SA4多小波 | 第59页 |
| ·CL多小波 | 第59-60页 |
| ·BIO多小波 | 第60页 |
| ·SOM多小波 | 第60页 |
| ·几种多小波的特性比较 | 第60页 |
| ·多小波的预处理方法 | 第60-62页 |
| ·多小波电能质量扰动检测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2-70页 |
| ·暂态脉冲信号 | 第63-65页 |
| ·电压凹陷信号 | 第65-66页 |
| ·高频扰动信号 | 第66-68页 |
| ·电压切痕信号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五章 暂态扰动定位的DSP实现 | 第72-88页 |
| ·实验系统的构成 | 第72页 |
| ·模/数接口设计 | 第72-74页 |
| ·ADS7864概述 | 第72-73页 |
| ·模/数接口的软件设计 | 第73-74页 |
| ·小波暂态电能质量扰动时间定位算法的实现 | 第74-86页 |
| ·小波暂态电能质量扰动时间定位算法的整体流程 | 第74-75页 |
| ·实验仿真与数据分析 | 第75-86页 |
| ·暂态脉冲信号扰动时间定位 | 第76-77页 |
| ·电压凹陷、中断和凸起信号扰动时间定位 | 第77-80页 |
| ·高频扰动信号扰动时间定位 | 第80-81页 |
| ·短时谐波信号扰动时间定位 | 第81-82页 |
| ·高频振荡脉冲信号扰动时间定位 | 第82-83页 |
| ·电压切痕信号扰动时间定位 | 第83-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结论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致谢 | 第94-96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8页 |
| 发表的论文 | 第96-98页 |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98-100页 |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