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全球化下中国能源的约束与能源替代问题 | 第11-17页 |
(一) 中国的能源约束问题 | 第11-14页 |
1. 全球变暖对我国能源问题的影响 | 第11-13页 |
2. 低碳经济与我国的能源替代问题 | 第13-14页 |
(二) 能源利用效率分析和能源替代分析 | 第14-17页 |
1. 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 第14-15页 |
2. 能源替代及其成本分析 | 第15-17页 |
二、 能源替代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解析 | 第17-23页 |
(一) 太阳能利用中的不清洁问题分析 | 第17-20页 |
1. 光伏发电利用 | 第17-18页 |
2. 清洁能源的不清洁性分析 | 第18-20页 |
(二) 核能开发利用与核伦理的问题解析 | 第20-23页 |
1. 核能的利用及核伦理问题的产生 | 第20-21页 |
2. 当代核伦理的研究及其与我国核电利用开发的关系 | 第21-23页 |
三、 以 STS 的视角反思能源替代的问题 | 第23-30页 |
(一) 传统能源之路的思想基础—“人是万物之灵”的价值观 | 第23-26页 |
1.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反思 | 第23-25页 |
2. 认识论上的深层原因 | 第25-26页 |
(二) 能源替代、新能源发展中的有意忽略—科技反作用 | 第26-30页 |
1. 科学在能源领域发展的反思—科技异化的产生 | 第26-28页 |
2. 解决能源科技异化问题的途径 | 第28-30页 |
四、 建立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 第30-35页 |
(一) 能源、环境、经济一体化模型 | 第30-32页 |
1. 能源、环境、经济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2. 能源、环境、经济模型的解析 | 第31-32页 |
(二) 能源结构多元化体系构建 | 第32-35页 |
1. 化石能源的技术改造 | 第32-33页 |
2. 核能的全面、安全开发 | 第33-34页 |
3. 可再生能源的积极补充和后发优势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情况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