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1-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 ·创新点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 ·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 第13-16页 |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 第13-14页 |
|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第14-15页 |
|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第15页 |
|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第15-16页 |
|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 第16页 |
|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 第16-18页 |
| ·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 | 第18-22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饭店实习生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2-28页 |
| ·工作相关因素 | 第22-25页 |
| ·工资 | 第22页 |
| ·福利待遇 | 第22-23页 |
| ·工作本身 | 第23页 |
| ·人际关系 | 第23-24页 |
| ·个人发展机会 | 第24-25页 |
| ·人口统计因素 | 第25-28页 |
| ·性别 | 第25-26页 |
| ·教育程度 | 第26页 |
| ·工作时间 | 第26-27页 |
| ·其他因素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苏州高星级饭店实习生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28-49页 |
| ·研究基本情况 | 第28-30页 |
| ·研究目的和对象 | 第28页 |
| ·数据收集 | 第28-30页 |
| ·问卷及设计方法说明 | 第30页 |
| ·统计数据分析 | 第30-34页 |
| ·效度分析 | 第30-33页 |
| ·信度分析 | 第33-34页 |
| ·工作相关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 ·全体样本平均值检验 | 第34-35页 |
| ·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 ·回归分析 | 第36-38页 |
| ·人口统计因素分析 | 第38-49页 |
| ·不同性别与工作相关因素、整体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 ·不同实习时间与工作相关因素、整体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 ·不同学历与工作相关因素、整体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40-42页 |
| ·不同实习部门与工作相关因素、整体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 ·不同职务与工作相关因素、整体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43-45页 |
| ·不同专业与工作相关因素、整体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45-46页 |
| ·不同来源地与工作相关因素、整体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46-49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9-57页 |
| ·研究结论 | 第49-52页 |
| ·对策与建议 | 第52-56页 |
| ·运用多种激励措施,为其个人发展搭建平台 | 第52-54页 |
| ·为实习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工作 | 第54页 |
| ·为实习生提供合理化的薪酬制度 | 第54-55页 |
| ·与实习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第55页 |
| ·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共同管理好实习生 | 第55-56页 |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附件实习生工作情况调查表 | 第60-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