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渔业资源管理研究的现状 | 第14-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24-3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26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24-25页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 第25-26页 |
·渔业资源的概念及其特性 | 第26-31页 |
·渔业资源的概念 | 第26-27页 |
·渔业资源的自然特性 | 第27-29页 |
·渔业资源的社会经济特性 | 第29-3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渔业资源管理的应用 | 第31-34页 |
·渔业资源管理的概念 | 第31页 |
·可持续理论在渔业资源管理的应用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和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原因分析 | 第34-51页 |
·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分析 | 第34-36页 |
·我国渔业资源的概况 | 第34-35页 |
·我国早期渔业资源开发的强度已经超越资源的承载极限 | 第35-36页 |
·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原因分析 | 第36-51页 |
·捕捞过度是造成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主因 | 第36-39页 |
·渔业资源利用的无主性是导致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内因 | 第39-42页 |
·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造成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外因 | 第42-45页 |
·开发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造成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可怕推手 | 第45-47页 |
·渔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渔民转产转业困难重重使渔业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 | 第47-51页 |
第四章 国外渔业资源管理的实例分析和启示 | 第51-63页 |
·欧洲渔业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 第51-55页 |
·欧盟渔业管理的政策和目标 | 第51-52页 |
·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第52-54页 |
·近两年欧盟共同渔业政策的新变化 | 第54-55页 |
·美国渔业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 第55-60页 |
·美国建立了健全的渔业法规体系 | 第55-56页 |
·美国建立了明晰的渔业管理和执法监管体系 | 第56-57页 |
·美国采取严厉的惩罚制度确保渔业保护政策的执行 | 第57-58页 |
·美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模式 | 第58-60页 |
·韩国渔业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 第60-63页 |
·渔业管理政策 | 第60-61页 |
·渔业管理法律 | 第61页 |
·渔业管理执法机构 | 第61页 |
·打击三无渔船(lUU)(非法渔船、不报告和非法捕捞)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 | 第63-81页 |
·实行捕捞限额制度,完善准入程序 | 第64-66页 |
·制定科学的捕捞强度控制制度 | 第64-65页 |
·尽快建立全国性的渔业行业准入制度 | 第65页 |
·建立海洋渔业全程管理模式 | 第65-66页 |
·构建科学合理伏季休渔制度和网具标准 | 第66页 |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伏季休渔制度 | 第66页 |
·进一步规范现有的网具标准和确定资源种类的最小可捕标准 | 第66页 |
·完善资源增殖放流制度和建立渔业生态补偿机制 | 第66-69页 |
·运用各种增殖手段,恢复渔业资源 | 第66-67页 |
·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用于增殖渔业资源 | 第67-69页 |
·建立渔业资源自然保护区,投放人工鱼礁 | 第69-73页 |
·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设立 | 第70-73页 |
·加快人工鱼礁的投放 | 第73页 |
·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渔民转产转业和致富的道路 | 第73-79页 |
·发展远洋船队 | 第73-74页 |
·发展水产养殖业 | 第74-75页 |
·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 第75页 |
·发展休闲渔业 | 第75-79页 |
·加强执法管理机构建设和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 第79-81页 |
·进一步完善渔业综合执法体系 | 第79页 |
·进一步加大渔业执法监管力度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