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论 | 第7-9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8-9页 |
一、医疗保障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 第9-16页 |
(一) 国外开展医疗保障的理论依据 | 第9-10页 |
(二) 国内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二、试点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基本情况 | 第16-29页 |
(一) 试点地区的选择 | 第16页 |
(二) 试点地区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 第16-18页 |
(三) 卫生资源及利用情况 | 第18-20页 |
(四) 试点地区参合情况 | 第20-21页 |
(五) 试点地区基金运行情况 | 第21-29页 |
三、试点地区基金筹集与监管机制分析 | 第29-41页 |
(一) 基金筹集机制分析 | 第29-35页 |
(二) 试点地区基金管理与监督 | 第35-41页 |
四、筹资与监管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5页 |
(一) 农民对自愿缴费缺乏积极性,筹资困难 | 第41页 |
(二) 筹资水平偏低 | 第41-42页 |
(三) 筹资方式单一,筹资和管理成本较高 | 第42页 |
(四) 基金监管不力,合作医疗资金存在安全隐患 | 第42-43页 |
(五) 管理人员不足,素质水平偏低,基金管理原始 | 第43页 |
(六) 对经济困难家庭关注力度不够 | 第43页 |
(七) 缺乏新型资金筹集与监管的法律保障 | 第43-45页 |
五、进一步完善甘肃新农合基金运行机制的几点建议 | 第45-52页 |
(一) 建立以政府资助为主体的多方筹资体系,并建立出资额稳定增长机制 | 第45页 |
(二) 实现个人缴费方式多样化,降低新农合筹资成本 | 第45-46页 |
(三) 借鉴资金筹集测算模型,科学测算筹资额度 | 第46-47页 |
(四) 确立适宜的补偿机制 | 第47页 |
(五) 基金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 | 第47-49页 |
(六) 规范医疗机构行为,提高服务能力 | 第49页 |
(七) 有效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地衔接与整合 | 第49-50页 |
(八) 提升新农合人才素质,推行网络化管理,实行全方位的监督 | 第50页 |
(九) 大力培养农民筹资参与意识 | 第50-51页 |
(十) 注重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推行的法律保障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