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农村初中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缺失及提升研究--以江西省安福县农村初中教师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8-17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11页
 (二) 已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第11-14页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四) 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农村初中教师科研素养的构成第17-23页
 (一) 教育科研的内涵及农村教师科研工作的定位第17-18页
 (二)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科研素养的构成第18-20页
 (三) 农村初中教师应具备的特殊科研素养第20-23页
二、农村初中教师科研素养缺失的实证分析第23-30页
 (一) 问卷调查个人资料第23-24页
 (二) 安福县农村初中教师教育科研的实施情况第24-25页
 (三) 安福县农村初中教师科研素养缺失现状第25-30页
  1.科研意识表面显强实质薄弱第25-26页
  2.科研知识和方法缺乏,难以有效为教师科研提供理论支持第26-28页
  3.科研态度不端正,功利性明显第28-29页
  4.科研能力普遍较低,科研活动难以开展第29-30页
三、农村初中教师科研素养缺失的原因探析第30-37页
 (一) 显性原因第30-34页
  1.科研管理薄弱制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第30页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难以为教师科研素养提供培养平台第30-31页
  3.不良的科研外部环境致使教师科研积极性难以提升第31-33页
  4.评价制度导向不合理造成教师提升自身科研素养热情不高第33-34页
 (二) 隐性原因第34-37页
  1.适应型文化从内在制约教师提升科研素养的主动性第35页
  2.个人主义教师文化模式致使教师固步自封第35-36页
  3.群体封闭的文化心态限制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自觉性第36-37页
四、提升农村初中教师科研素养的对策第37-45页
 (一) 探求农村初中教师进行科研的切实途径第37-40页
  1.挖掘农村教育科研资源,开展农村校本科研第37-38页
  2.强化课堂教学反思意识以促进教师的行动研究第38-39页
  3.立足农村现实条件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第39-40页
 (二) 建立和健全内外机制,提升农村初中教师科研素养第40-45页
  1.外部机制的完善:创设情境力场第40-42页
  2.内部机制的形成:增强内部力场第42-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城乡教师交流激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高中学业不良学生转化过程中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