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烟草黑胫病菌交配型及生理小种的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 1 烟草黑胫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10-11页 |
| 2 烟草黑胫病菌的发现与命名 | 第11-12页 |
| 3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第12-13页 |
|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类地位 | 第12页 |
| ·烟草黑胫病的形态特征 | 第12-13页 |
| 4 烟草黑胫病菌的寄主范围 | 第13-14页 |
| 5 烟草黑胫病菌的检测技术 | 第14-15页 |
| ·传统检测鉴定方法 | 第14页 |
|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第14-15页 |
| 6 烟草黑胫病菌的交配型概况 | 第15-17页 |
| ·烟草黑胫病菌交配型的类型与测定 | 第16页 |
| ·烟草黑胫病菌交配型的本质 | 第16-17页 |
| ·烟草黑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地理分布 | 第17页 |
| 7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技术 | 第19-24页 |
| 第2章 引言 | 第24-26页 |
| 第3章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6-36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26页 |
| ·烟草黑胫病病样的采集 | 第26页 |
|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 | 第26-27页 |
| ·烟草黑胫病菌鉴定 | 第27-29页 |
| 2.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 | 第29-30页 |
| ·烟草黑胫病菌鉴定 | 第30-33页 |
| 3 讨论 | 第33-36页 |
|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 | 第33页 |
| ·烟草黑胫病菌的鉴定 | 第33-36页 |
| 第4章 烟草黑胫病菌的交配型测定 | 第36-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 ·供试菌株 | 第36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36页 |
| ·交配型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 3 讨论 | 第39-42页 |
| 第5章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测定 | 第42-5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 ·供试菌种 | 第42页 |
| ·鉴别寄主 | 第42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42页 |
| ·Hoagland营养液 | 第42-43页 |
| ·TTZ颜色反应鉴定 | 第43页 |
| ·鉴别寄主鉴定 | 第43-4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 ·TTZ颜色反应鉴定 | 第45页 |
| ·鉴别寄主鉴定 | 第45-47页 |
| 3 讨论 | 第47-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 致谢 | 第56-58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