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1 绪论 | 第14-36页 |
·引言 | 第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4-29页 |
·LiBr 催化 CO_2和 2,3-环氧丙基苯基醚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14-20页 |
·[Bmim]OH 催化 CO_2和 2-氨基苄腈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20-24页 |
·钯催化丙二烯基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24-29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6页 |
2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36-54页 |
·引言 | 第36页 |
·量子力学的五个基本假设 | 第36-37页 |
·从头算自洽场方法 | 第37-39页 |
·薛定谔方程和三个基本近似 | 第37-38页 |
·Hartree-Fock 方程 | 第38-39页 |
·从头算后自洽场方法 | 第39-42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42-46页 |
·Thomas-Fermi 模型 | 第42-43页 |
·Hohenberg-Kohn 定理 | 第43页 |
·Kohn-Sham 方程 | 第43-45页 |
·交换相关能泛函 | 第45-46页 |
·振动频率 | 第46-48页 |
·谐振频率的计算 | 第46-47页 |
·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 第47-48页 |
·内禀反应坐标理论 | 第48-49页 |
·势能面上临界点的几何性质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3 LiBr 催化 CO_2和 2,3 -环氧丙基苯基醚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54-70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计算方法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气相反应机理 | 第56-64页 |
·路径 1 | 第58-60页 |
·路径 2 | 第60-62页 |
·路径 3 | 第62-64页 |
·溶剂效应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4 [Bmim]OH 催化 CO_2和 2-氨基苄腈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70-88页 |
·引言 | 第70-71页 |
·计算方法 | 第71-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83页 |
·非催化反应 | 第72-73页 |
·[Bmim]OH 催化反应机理 | 第73-82页 |
·路径 1 | 第73-77页 |
·路径 2 | 第77-80页 |
·路径 3 | 第80-82页 |
·溶剂效应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5 钯催化氯代烯丙基萘和丙二烯三丁基锡脱芳构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88-106页 |
·引言 | 第88-89页 |
·计算方法 | 第89-9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0-102页 |
·氧化加成 | 第90-92页 |
·金属转化 | 第92-94页 |
·还原消除 | 第94-100页 |
·路径 1 | 第96-97页 |
·路径 2 | 第97-98页 |
·路径 3 | 第98-99页 |
·路径 4 | 第99-100页 |
·与 Stille 反应进行对比 | 第100-101页 |
·配体效应 | 第101页 |
·溶剂效应 | 第101-102页 |
·结论 | 第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6 钯催化氯甲基萘和丙二烯三丁基锡脱芳构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106-122页 |
·引言 | 第106-107页 |
·计算方法 | 第107-10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7页 |
·反应机理 | 第108-115页 |
·氧化加成 | 第108-109页 |
·金属转化 | 第109-112页 |
·还原消除 | 第112-115页 |
·与其它生成脱芳构化产物的路径比较 | 第115-116页 |
·脱芳构化反应和 Stille 偶合反应机理的比较 | 第116-117页 |
·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脱芳构化反应 | 第117页 |
·结论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论文总结 | 第122-123页 |
·展望 | 第123-124页 |
作者简历 | 第12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