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1 前言 | 第16-30页 |
·植物的光受体及光信号传导机制 | 第16-21页 |
·UV-B | 第17页 |
·向光素(phototropins)及其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 | 第17-19页 |
·隐花色素(cryptochrome)及其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 | 第19-20页 |
·光敏色素(phytochrome)及其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 | 第20-21页 |
·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控机理 | 第21-24页 |
·光质对植株气孔运动的调节 | 第21-23页 |
·光质对光合色素形成的调控 | 第23页 |
·光质对光系统状态转换的调控 | 第23-24页 |
·光质对植物病害发生的调控机理 | 第24-25页 |
·弱光生理及人工光源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弱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5-27页 |
·人工光源的种类和特点 | 第27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30页 |
2 不同光质对CO_2同化、叶绿素荧光猝灭、卡尔文循环有关基因的表达和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的影响 | 第30-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材料培养和光照处理 | 第31-32页 |
·叶片光合及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32页 |
·气孔密度及指数的测定 | 第32页 |
·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及Rubisco活性的测定 | 第32-33页 |
·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 | 第33页 |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植株生长和形态学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植株气体交换参数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5-39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植株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Rubisco活性及卡尔文循环基因的表达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6页 |
3 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 第46-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材料培养和光照处理 | 第47-48页 |
·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子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子叶叶绿素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4 不同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3-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材料培养和光照处理 | 第54-55页 |
·叶片光合及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55页 |
·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 | 第55页 |
·AsA及GSH含量的测定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2页 |
·不同单波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单波光质补光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7页 |
·不同单波光质补光对黄瓜叶片AsA和GSH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第57-60页 |
·多波长补光处理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60页 |
·多波长补光处理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0-62页 |
·讨论 | 第62-65页 |
5 不同光质对黄瓜叶片衰老与抗氧化代谢代谢的影响 | 第65-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67页 |
·材料培养和光照处理 | 第66页 |
·酶液的提取及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66-67页 |
·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 | 第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67-68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叶片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0-71页 |
·讨论 | 第71-73页 |
6 不同光质对黄瓜白粉病发生、相关抗病基因及代谢的调控的研究 | 第73-8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8页 |
·材料培养和处理 | 第74-75页 |
·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 第75-76页 |
·抗氧化酶活性及H_2O_2含量的测定 | 第76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类黄酮、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76-77页 |
·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 | 第77-7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8-86页 |
·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 第78页 |
·不同光质处理和接种白粉病对黄瓜叶片水杨酸、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78-81页 |
·不同光质处理和接种白粉病对黄瓜叶片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1页 |
·不同光质处理和接种白粉病对黄瓜叶片PAL、PPO活性和类黄酮、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81-85页 |
·不同光质处理和接种白粉病对黄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85-86页 |
·讨论 | 第86-89页 |
7 小结与展望 | 第89-92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不同单波光质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调的原因 | 第89页 |
·不同单波光质对叶绿素合成的调控 | 第89页 |
·红蓝组合的光源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最佳的人工光源 | 第89-90页 |
·不同光质所引起的抗氧化代谢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影响黄瓜衰老的重要因子 | 第90页 |
·不同光质调节黄瓜白粉病发生的机制 | 第90页 |
·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20页 |
个人简历 | 第120页 |
发表文章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