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及其解决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序言 | 第7-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及解决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体系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立法变迁 | 第11-13页 |
一、农民自发承包阶段 | 第11页 |
二、立法明确保护阶段 | 第11-12页 |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面完善阶段 | 第12页 |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性质明确阶段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属性之争 | 第13-17页 |
一、《物权法》实施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争议 | 第13-15页 |
二、《物权法》实施后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性质的界定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特征及类型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特征 | 第17-19页 |
一、纠纷范围的广泛性 | 第17页 |
二、纠纷主体的多样性 | 第17页 |
三、纠纷内容的多重性 | 第17-18页 |
四、纠纷规模的扩张性 | 第18页 |
五、纠纷成因的复杂性 | 第18-19页 |
六、纠纷类型的阶段性 | 第19页 |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类型 | 第19-23页 |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 第19-20页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 第20-21页 |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 第21页 |
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解决面临的障碍因素 | 第23-30页 |
第一节 经济利益的冲突 | 第23-25页 |
一、情事变更下的利益冲突 | 第23-24页 |
二、"稳定"与"调整"的冲突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制度保障的残缺 | 第25-26页 |
一、土地立法制度的缺失 | 第25-26页 |
二、土地管理制度的缺陷 | 第26页 |
第三节 解决机制的僵化 | 第26-28页 |
一、协商、调解的无力 | 第27页 |
二、仲裁、诉讼的繁冗 | 第27-28页 |
第四节 行政干预的顽疾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解决的对策 | 第30-40页 |
第一节 纠纷解决原则的界定 | 第30-32页 |
一、物权法定原则 | 第30-31页 |
二、公平自愿原则 | 第31页 |
三、尊重传统原则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相关土地制度的完善 | 第32-34页 |
一、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 | 第32页 |
二、征地补偿机制的完善 | 第32-33页 |
三、规范化管理机制的完善 | 第33-34页 |
四、违法违纪惩处机制的完善 | 第34页 |
第三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 第34-36页 |
一、协商、调解的完善 | 第34-35页 |
二、仲裁、诉讼的完善 | 第35-36页 |
第四节 政府监管责任的强化 | 第36-38页 |
一、准确定位政府的责任 | 第36-37页 |
二、健全领导责任追究制 | 第37-38页 |
第五节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 第38-40页 |
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 第38-39页 |
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