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极地海洋馆大跨度异形双层网壳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概述 | 第8页 |
| ·网壳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 第8-12页 |
| ·网壳结构的发展状况 | 第8-10页 |
| ·网壳结构在国外的应用 | 第10-11页 |
| ·网壳结构在国内的应用 | 第11-12页 |
| ·网壳结构的分类 | 第12-13页 |
| ·程背景介绍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双层网壳结构静力性能分析 | 第16-29页 |
| ·结构概况 | 第16页 |
| ·ANSYS有限元模型 | 第16-22页 |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6-19页 |
| ·荷载选用及工况组合 | 第19-22页 |
| ·静力计算结果 | 第22-28页 |
| ·支座反力计算结果 | 第22-26页 |
| ·杆件应力计算结果 | 第26-27页 |
| ·节点位移计算结果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双层网壳结构温度效应分析 | 第29-40页 |
| ·概述 | 第29页 |
| ·温度作用 | 第29-35页 |
| ·温度荷载类型及特点 | 第29-30页 |
| ·温度荷载取值 | 第30-31页 |
| ·温度效应分析 | 第31-35页 |
| ·温度作用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 ·考虑温度效应的荷载组合 | 第35-36页 |
| ·考虑温度效应的计算结果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双层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及反应谱分析 | 第40-61页 |
| ·概述 | 第40页 |
| ·自振特性分析 | 第40-48页 |
| ·计算方法理论 | 第40-41页 |
| ·自振频率和周期 | 第41-42页 |
| ·振型参与系数 | 第42-43页 |
| ·振型截断分析 | 第43-44页 |
| ·振型方向因子 | 第44-46页 |
| ·振型图 | 第46-48页 |
| ·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 第48-56页 |
| ·计算方法理论 | 第49-52页 |
| ·设计反应谱曲线 | 第52-53页 |
| ·水平地震作用分析 | 第53-55页 |
| ·竖向地震作用分析 | 第55-56页 |
| ·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第56-60页 |
| ·考虑地震作用的荷载组合 | 第56-57页 |
| ·结构抗震验算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双层网壳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61-79页 |
| ·概述 | 第61-62页 |
| ·线性时程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62-64页 |
| ·线性加速度法 | 第62-63页 |
| ·Newmark法 | 第63-64页 |
| ·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 | 第64-67页 |
| ·选择地震波的基本原则 | 第64-65页 |
| ·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 | 第65-67页 |
| ·地震波的输入 | 第67页 |
| ·多向单点激励动力时程分析 | 第67-71页 |
| ·位移分析结果 | 第68-69页 |
| ·内力分析结果 | 第69-70页 |
| ·支座反力分析结果 | 第70-71页 |
| ·多点激励动力时程分析(行波效应) | 第71-78页 |
| ·多点激励分析基本理论 | 第72-74页 |
| ·行波效应分析方法 | 第74-75页 |
| ·行波效应分析结果 | 第75-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2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展望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