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论文

小兴安岭沼泽甲烷排放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1 绪论第13-22页
   ·课题背景第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0页
     ·天然湿地甲烷的产生、氧化与传输第13-14页
     ·天然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动态第14-16页
     ·天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素第16-18页
     ·人为干扰对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第18-19页
     ·我国湿地甲烷排放的研究第19页
     ·问题及趋势第19-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2-26页
   ·研究区概况第22-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样品的采集第24页
     ·样品的分析第24页
     ·环境因子监测第24-25页
   ·数据处理第25-26页
3 沼泽甲烷排放的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第26-31页
   ·研究方法第26页
     ·气体取样时间第26页
     ·气体采集和分析方法第26页
     ·数据分析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28页
     ·甲烷通量的同变化规律第26-28页
     ·甲烷日变化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第28页
   ·讨论第28-29页
     ·甲烷通量的同变化规律第28-29页
     ·影响甲烷通量同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4 沼泽甲烷排放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第31-38页
   ·研究方法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沼泽甲烷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第31-33页
     ·沼泽甲烷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因子第33-34页
   ·讨论第34-37页
     ·沼泽甲烷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第34-36页
     ·沼泽甲烷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因子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5 沼泽甲烷排放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第38-43页
   ·研究方法第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气温和水位的年际变化第38页
     ·甲烷通量的年际变化第38-39页
     ·甲烷通量的年际变化与温度和水位变化的关系第39-40页
   ·讨论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6 沼泽甲烷排放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第43-51页
   ·研究方法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沼泽甲烷排放的空间变化规律第43-44页
     ·沼泽甲烷排放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第44-47页
   ·讨论第47-50页
     ·温度对沼泽甲烷排放空间变化的影响第47-48页
     ·水位对沼泽甲烷排放空间变化的影响第48页
     ·植被对沼泽甲烷排放空间变化的影响第48-49页
     ·异常通量对沼泽甲烷排放空间变化的影响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7 东北山区沼泽甲烷排放总量的初步估计第51-55页
   ·研究方法第51页
     ·东北山区沼泽湿地面积第51页
     ·东北山区沼泽湿地甲烷通量的加权平均值第51页
   ·结果第51-52页
   ·讨论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8 排水造林干扰对沼泽甲烷排放的影响第55-64页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第55-56页
     ·试验区选择及试验设计第55-56页
     ·气体样品的采集及分析第56页
     ·环境因子的观测第56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3页
     ·沼泽排水造林前后环境因子变化第56-58页
     ·沼泽排水造林前后甲烷通量季节变化规律第58-59页
     ·沼泽排水造林前后生长季甲烷平均通量和排放总量第59-60页
     ·沼泽排水造林前后甲烷通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9 采伐干扰对森林沼泽甲烷排放的影响第64-70页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第64-65页
     ·试验区选择及试验设计第64页
     ·气体样品的采集及分析第64页
     ·环境因子的观测第64-65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65页
   ·结果与分析第65-68页
     ·采伐对森林沼泽土壤温度和水位季节变化规律的影响第65页
     ·采伐对森林沼泽甲烷通量季节变化规律的影响第65-66页
     ·采伐对森林沼泽季节平均甲烷通量的影响第66-68页
   ·讨论第68-69页
     ·采伐对森林沼泽土壤温度和水位的影响第68页
     ·采伐对森林沼泽甲烷通量的影响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矸石废弃地生态恢复机制及优化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遥感影像融合与地貌分类的土地沙漠化估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