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翅表面疏水性及其结构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提要 | 第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概述 | 第9-10页 |
·选题目的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昆虫翅膀超水疏表面 | 第10-11页 |
·昆虫翅膀结构特性 | 第11-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昆虫翅的起源及相关特性 | 第17-27页 |
·昆虫翅的起源 | 第17-18页 |
·昆虫翅的基本构造 | 第18-19页 |
·昆虫翅关节 | 第19-20页 |
·昆虫翅的类型 | 第20-21页 |
·昆虫翅的脉序和翅室 | 第21-24页 |
·假想昆虫翅脉序 | 第21-23页 |
·昆虫翅的翅室 | 第23-24页 |
·本文研究对象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蚱蝉膜翅表面润湿性研究 | 第27-42页 |
·引言 | 第27页 |
·蚱蝉膜翅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第27-31页 |
·接触角的测定方法 | 第27-29页 |
·实验设备 | 第29页 |
·实验过程 | 第29-3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蚱蝉膜翅表面微观结构 | 第31-34页 |
·实验设备 | 第31-32页 |
·实验过程 | 第32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蚱蝉膜翅表面疏水性机理理分析 | 第34-40页 |
·理想光滑表面的接触角 | 第34-35页 |
·非光滑表面的接触角 | 第35-37页 |
·蚱蝉膜翅表皮化学组分 | 第37页 |
·乳突结构疏水模型分析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基于逆向工程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2-59页 |
·逆向工程技术 | 第42-45页 |
·逆向工程的流程 | 第42-45页 |
·逆向工程软件 | 第45页 |
·蚱蝉翅膀的逆向工程 | 第45-58页 |
·实验设备 | 第45-46页 |
·实验过程 | 第46-47页 |
·数据处理 | 第47-49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9-51页 |
·数学模型误差分析 | 第51-55页 |
·曲面光顺性分析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蚱蝉膜翅有限元分析 | 第59-86页 |
·有限元方法 | 第59-60页 |
·蚱蝉膜翅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0-67页 |
·蚱蝉膜翅的几何参数 | 第60-61页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61-62页 |
·单元特性的定义 | 第62-65页 |
·模型网格划分 | 第65-67页 |
·蚱蝉膜翅有限元模型的结构静力学分析 | 第67-80页 |
·结构线性静力学分析 | 第67-71页 |
·结构非线性静力学分析 | 第71-80页 |
·蚱蝉膜翅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80-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及会议情况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摘要 | 第98-100页 |
ABSTRACT | 第100-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