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重要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城市综合体 | 第16页 |
·商业步行街中的公共空间 | 第16-17页 |
·可介入性 | 第17-18页 |
2 城市综合体的产生和概述 | 第18-26页 |
·城市综合体的产生和发展 | 第18-22页 |
·商业形式的发展 | 第18-20页 |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及其特性 | 第20-21页 |
·城市综合体与一般商业建筑的区别 | 第21-22页 |
·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构成 | 第22-24页 |
·城市综合体中商业空间形态的种类 | 第22-24页 |
·城市综合体中室内商业步行街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步行街及其空间组成 | 第26-40页 |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特点 | 第26-28页 |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产生和概念 | 第26页 |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特点 | 第26-28页 |
·城市综合体中室内商业步行街与城市室外步行街的区别 | 第28-32页 |
·形成原因的不同 | 第29-30页 |
·气候因素的不同 | 第30-31页 |
·采光照明 | 第31页 |
·结构区别 | 第31-32页 |
·城市综合体中室内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类型 | 第32-35页 |
·公共空间 | 第32-34页 |
·店铺空间 | 第34-35页 |
·城市综合体中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的可介入性的定义 | 第35-39页 |
·城市综合体商业步行街中人的活动模式 | 第35-37页 |
·公共空间的可介入性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城市综合体中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的可介入性研究 | 第40-58页 |
·室内商业步行街街道长度方向可介入性研究 | 第41-46页 |
·城市综合体中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长度方向的空间形态 | 第42-43页 |
·城市综合体中商业街的长度 | 第43-45页 |
·城市综合体中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长度方向的可介入性研究 | 第45-46页 |
·室内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宽度方向的可介入性研究 | 第46-51页 |
·空间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47-49页 |
·城市综合体商业步行街街道宽度方向上的可介入性研究 | 第49-51页 |
·室内商业步行街街道垂直界面对公共空间可介入性的影响 | 第51-57页 |
·店铺的总高度对商业街中公共空间可介入性的影响 | 第52-54页 |
·店面对商业街中共享空间可介入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其他垂直界面对商业步行街中公共空间可介入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影响室内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可介入性的设计手法 | 第58-70页 |
·室内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中的空间限定元素 | 第58-64页 |
·点状空间限定元素 | 第58-60页 |
·线状空间限定元素 | 第60-61页 |
·面状空间限定元素 | 第61-63页 |
·体在空间中所起的限定作用 | 第63-64页 |
·对四种限定元素限定程度的控制 | 第64-66页 |
·封闭感强的限定 | 第64-65页 |
·封闭感弱的限定 | 第65-66页 |
·室内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中所用材料的色彩与质感 | 第66-68页 |
·商业步行街中材料色彩研究 | 第66-67页 |
·商业步行街中材料质感的概述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西安李家村万达广场实例分析 | 第70-82页 |
·区位分析 | 第70-71页 |
·对万达广场室内商业步行街中公共空间的分析 | 第71-77页 |
·商业步行街部分的业态组成 | 第71-72页 |
·商业步行街部分的平面功能 | 第72-74页 |
·横剖面上的空间分析 | 第74-75页 |
·垂直界面上的元素分析 | 第75-76页 |
·人在步行街中的停留性活动 | 第76-77页 |
·室内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中材质和灯光色彩分析 | 第77-80页 |
·李家村万达广场步行街中的材质和色彩分析 | 第77-79页 |
·李家村万达广场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中的灯光分析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7 结论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图表目录 | 第88-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