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阶级、阶层论文

我国中间阶层的成长与培育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绪论第8-12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研究综述第10页
   ·研究方法第10-12页
2.市民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结构模式第12-22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发展第12-15页
     ·市民社会的含义第12-13页
     ·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第13-14页
     ·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第14-15页
     ·中间阶层的发展是构建市民社会的主要途径第15页
   ·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第15-18页
     ·公共领域的内涵与公共性问题第16-17页
     ·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内在联系第17-18页
   ·中间阶层与现代社会结构模式第18-22页
3.中间阶层的理论内涵与社会功能第22-28页
   ·对中产阶层的不同理解第22-26页
     ·我国中间阶层产生的社会背景第23-24页
     ·中间阶层的含义第24-26页
   ·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第26-28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示范功能第26页
     ·社会政治矛盾的缓冲功能第26-27页
     ·社会文化繁荣及社会规范功能第27-28页
4.我国的中间阶层的现状分析第28-44页
   ·我国中间阶层的数据统计分析第28-32页
     ·我国中间阶层的分类第28-30页
     ·以不同职业和职务划分,现阶段我国中间阶层主要有八大类第30-32页
   ·我国中间阶层的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第32-40页
     ·我国中间阶层的特征第32-33页
     ·中间阶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3-40页
   ·我国中间阶层发育缓慢的原因分析第40-44页
     ·经济力量还不够强大第40页
     ·对其政治地位的认识有待提高第40-42页
     ·市民文化需要进一步培养第42-44页
5.培育我国中间阶层的对策第44-57页
   ·培育我国中间阶层的路径选择第44-51页
     ·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第44页
     ·构建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的形成第44-47页
     ·着力调整城乡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第47-48页
     ·重视教育,加快中间阶层的流动。第48-51页
   ·培育我国中间阶层发展的政策建议第51-57页
     ·抑富济贫,改革优化分配制度第51-52页
     ·中间阶层内部自身的提升与发展第52-54页
     ·大幅提高我国职工的收入第54页
     ·提高农民待遇,切实解决农民问题第54-57页
6 结语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下一篇:我国高职院校经营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