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铁路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监测内容的不断完善 | 第13页 |
| ·监测手段及监测仪器的不断改进 | 第13-14页 |
| ·量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不断提高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依托工程概况 | 第16-19页 |
| ·隧道工程概况 | 第16-17页 |
|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17-19页 |
| 第2章 监控量测方案设计和管理 | 第19-37页 |
| ·监控量测的目的 | 第19-20页 |
| ·监控量测方案制定原则 | 第20页 |
| ·监控量测的项目 | 第20-28页 |
| ·必测项目 | 第21-26页 |
| ·选测项目 | 第26-28页 |
| ·监测间距和频率 | 第28-30页 |
| ·量测间距 | 第28-29页 |
| ·量测频率 | 第29-30页 |
|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和处理 | 第30-31页 |
|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 | 第31-37页 |
| ·信息反馈法 | 第31-33页 |
| ·经验反馈法 | 第33-37页 |
| 第3章 围岩变形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7-48页 |
| ·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 | 第37-41页 |
| ·FLAC3D简介 | 第37-38页 |
| ·主应力空间 | 第38-41页 |
| ·破坏准则 | 第41页 |
| ·掌子面附近围岩变形规律模拟 | 第41-44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 ·初始应力场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2-43页 |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3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3-44页 |
| ·监测断面围岩变形数值模拟 | 第44-48页 |
| 第4章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 第48-63页 |
| ·现场监控量测规划 | 第48-51页 |
| ·监测断面布置 | 第48页 |
| ·监测项目规划与仪器选用 | 第48-51页 |
| ·Ⅲ级围岩典型断面数据分析 | 第51-56页 |
| ·拱顶下沉 | 第52页 |
| ·水平收敛 | 第52-56页 |
| ·Ⅳ级围岩典型断面数据分析 | 第56-61页 |
| ·拱顶下沉 | 第56-59页 |
| ·水平收敛 | 第59-61页 |
| ·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 第61页 |
| ·影响围岩变形的因素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页 |